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
- [10-10 23:07:25] 来源:http://www.85jc.com 中医养生 阅读:8209次
概要:②治疗白喉取干马鞭草(全草)1两,浓煎成300毫升左右。剂量:成人每次150毫升,日服2次,连服3~5日。儿童8~14岁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连服3~5日;8岁以下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连服3~5日。治疗咽白喉60例,全部治愈,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5.3小时,假膜消失时间2.2天,咽拭培养转阴时间2.4天,平均住院时间4.6天。临床曾试用片剂、注射剂,但效果不及煎剂显著。鲜草较干品效果更好,奏效迅速。服药后无明显中毒反应,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即消失。www.85jc.com③防治传染性肝炎㈠预防:用马鞭草6钱,甘草1钱,加水150毫升,煎2小时,制成药液40毫升,为成人1次剂量,饭前服,每天3次,连服4天。在流行期间对74例有可能感染者进行服药观察,4个月内未见1人发病,而对照组35人中有3人发病。㈡治疗:1)取马鞭草1斤制成煎液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日服3次;或用100%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5毫升,每日2次。共治疗80例,77例痊愈,2例显效,无效1例。黄疸消失时间
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标签:饮食养生,夏季养生,http://www.85jc.com
②治疗白喉
取干马鞭草(全草)1两,浓煎成300毫升左右。剂量:成人每次150毫升,日服2次,连服3~5日。儿童8~14岁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连服3~5日;8岁以下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连服3~5日。治疗咽白喉60例,全部治愈,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5.3小时,假膜消失时间2.2天,咽拭培养转阴时间2.4天,平均住院时间4.6天。临床曾试用片剂、注射剂,但效果不及煎剂显著。鲜草较干品效果更好,奏效迅速。服药后无明显中毒反应,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即消失。www.85jc.com
③防治传染性肝炎
㈠预防:用马鞭草6钱,甘草1钱,加水150毫升,煎2小时,制成药液40毫升,为成人1次剂量,饭前服,每天3次,连服4天。在流行期间对74例有可能感染者进行服药观察,4个月内未见1人发病,而对照组35人中有3人发病。㈡治疗:1)取马鞭草1斤制成煎液800毫升,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日服3次;或用100%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5毫升,每日2次。共治疗80例,77例痊愈,2例显效,无效1例。黄疸消失时间平均15天;各种消化系统症状3~12天消失;肝肿大72例于14~35天消失,8例未消失;肝功能及转氨酶检查,79例在10~30天内恢复正常。住院日期平均23.6天。临床上发现用药后有些患者有夜汗现象,此类患者黄疸消退比较迅速。此外,患者可有轻度腹痛或腹泻,但可自行消失。在应用中口服效果较针剂为快。2)用马鞭草、溪黄草、人字草(均为干品)各5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大部分辅以维生素乙1、丙,小部分加用葡萄糖或其它中药,极少数曾加用强的松。观察200例,治愈190例,治愈率95%,平均治愈天数31.5天。服药后黄疸指数平均14.4天恢复正常(最短6天,最长49天),谷丙转氨酶平均18.4天恢复正常(最短6天,最长59天),其它如麝浊、麝絮、脑絮等恢复正常时间均为26天上下。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在黄疸消退,谷丙转氨酶等恢复正常前消失。肝肿大大部分在谷丙转氨酶恢复过程中恢复,触痛消失。 本文内容转自www.85jc.com
④治疗流行性感冒
用马鞭草1两,青蒿、羌活各5钱,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或研末加面粉做成茶剂冲服。用药后随访51例,46例痊愈,3例有效,2例无效。
⑤治疗丝虫病
以马鞭草为主,配合苏叶、青蒿,治疗血检阳性但无明显体征的丝虫病人81例,经过一个疗程后复查,微丝蚴阴转率达90%,45天后复查阴转率为81.4%。另观察118例,经治疗后3天和1个月的复查,微丝蚴的阴转率仅为11%和22.1%。用法:马鞭草0.6~1两,苏叶5钱,青蒿4~5钱,加水煮沸浓缩至50~8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服下。1~10岁和11~15岁的儿童,剂量约为成人总量的1/3和2/3,连服10天为一疗程。服药后无严重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头昏,头痛,呕吐和腹痛等,可自行恢复。
⑥关于治疗血吸虫病问题
曾报告用马鞭草研粉或制成丸剂内服,每日3次,每次1钱,8~10天为一疗程,治疗早、中期血吸虫病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例大便复查阴转。但另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结果,认为马鞭草既不能杀灭或影响血吸虫虫体,又无保护机体肝功能的作用,因此对治疗血吸虫病无效。www.85jc.com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马鞭草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 Mǎ Biān Cǎo
【英文名】 European Verbena, Herb of European Verbena
【别名】马鞭、龙芽草、凤颈草、紫顶龙芽、铁马鞭、狗牙草、马鞭稍、小铁马鞭、顺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铁马莲、疟马鞭、土荆芥、野荆芥、燕尾草、白马鞭、蜻蜓饭、狗咬草、铁扫帚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bena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6-8月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马鞭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120cm。茎四方形,节及枝上有硬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5cm,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及缺刻;茎生叶多为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被硬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细弱,长可达25cm;花小,初密集,结果时疏离;每花具1苞片,有粗毛;花萼管状,膜质,有5棱,具5齿;花冠淡紫色至蓝色,花冠管直或弯,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果长圆形,长约2mm,包于宿萼内,成熟后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9月。 本文来自www.85jc.com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医养生,饮食养生,夏季养生,偏方 - 中医养生
上一篇:木瓜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