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学习方法关于《经济常识》商品、货币计算题例举(下)» 正文
  1. 关于《经济常识》商品、货币计算题例举(下)

  2. [08-24 18:57:48]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   阅读:8116

概要:【解析】(30000/6)×(1+5%)=5250亿元。【例10】(07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解析】可分三步:(1)计算互补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造成互补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20单位的变动量也应是下降趋势。(2)计算替代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造成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30单位的变动量应是下降趋势。(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关于《经济常识》商品、货币计算题例举(下),标签:政治学习方法,高中政治学习方法,http://www.85jc.com

  【解析】(30000/6)×(1+5%)=5250亿元。

  【例10】(07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解析】可分三步:

  (1)计算互补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造成互补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20单位的变动量也应是下降趋势。

  (2)计算替代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造成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30单位的变动量应是下降趋势。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A商品的需求量应该是减少20+30=50单位。所以答案应该是B。

上一页  [1] [2] 


Tag:高一政治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

上一篇:关于“分配制度”认识的几个误区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