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第3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五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总结性练习”参考答案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3.第3、4段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标签:初二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五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总结性练习”参考答案
1.(略)
2.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3.第3、4段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略)。
4.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 岸芷—汀兰
(饶杰腾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