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正文
  1.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224

概要:三、选题设计1.三种境界的区别是什么?(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2)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阶段。第二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已悟道而实未悟的阶段。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永恒,刹那成终古的心态。(3)冯先生的人生境界。研究方法:比较法。参读书目:(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王国维《人间词话》。(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2.冯友兰和牟宗三文化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研究方法:从什么是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三方面比较研究。参读书目:(1)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重建》。(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3)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4)林毓生《面对未来的关怀》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三、选题设计

1.三种境界的区别是什么?

(1)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阶段。

第二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已悟道而实未悟的阶段。

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永恒,刹那成终古的心态。

(3)冯先生的人生境界。研究方法:比较法。参读书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国维《人间词话》。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2.冯友兰和牟宗三文化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研究方法:

从什么是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三方面比较研究。

参读书目:

(1)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重建》。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3)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4)林毓生《面对未来的关怀》《中国论坛》。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梁漱溟与胡适》,中华书局。

(6)唐亦难《从<中国哲学史>的新旧编看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辩证发展》,《冯友兰研究》第一辑。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激情人生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