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范进中举》浅析» 正文
  1. 《范进中举》浅析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618

概要:如果说作者吴敬梓对范进这一形象是噙着泪水的嘲笑,那末对另一个人物胡屠户,则是怀着深恶痛绝的心情而加以鞭挞。这是个极端庸俗自私的市侩的典型,我们只要从描写他的一些言行当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人物是具有着多么可恶可憎的丑恶嘴脸和污浊的灵魂。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心中何尝不高兴,可是他偏偏要怕女婿进了学,就此抬起头来在他眼前装大。因此来贺喜时,一开口就埋怨自己错把女儿嫁给了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带累了他。还说是因他积了德,才带挈范进中了相公。并且用一套先发制人的手段,告诫范进不要在自己跟前装大,不要同“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范进向他商借些乡试的盘费,结果是遭他一顿狠狠的辱骂。可是当范进一中了举,胡屠户却另换了一副嘴脸,对待女婿是百般奉承。过去被他骂为“尖嘴猴腮”、“现世宝,穷鬼”的范进,如今却被赞不绝口地恭维成是“天上星宿”,“才学又好,品貌又高,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并且还夸耀自己有眼力是“认得人的”,女儿毕竟是嫁与了个老爷。陪着范进从集上回来,他是一

《范进中举》浅析,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如果说作者吴敬梓对范进这一形象是噙着泪水的嘲笑,那末对另一个人物胡屠户,则是怀着深恶痛绝的心情而加以鞭挞。这是个极端庸俗自私的市侩的典型,我们只要从描写他的一些言行当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人物是具有着多么可恶可憎的丑恶嘴脸和污浊的灵魂。

  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心中何尝不高兴,可是他偏偏要怕女婿进了学,就此抬起头来在他眼前装大。因此来贺喜时,一开口就埋怨自己错把女儿嫁给了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带累了他。还说是因他积了德,才带挈范进中了相公。并且用一套先发制人的手段,告诫范进不要在自己跟前装大,不要同“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范进向他商借些乡试的盘费,结果是遭他一顿狠狠的辱骂。可是当范进一中了举,胡屠户却另换了一副嘴脸,对待女婿是百般奉承。过去被他骂为“尖嘴猴腮”、“现世宝,穷鬼”的范进,如今却被赞不绝口地恭维成是“天上星宿”,“才学又好,品貌又高,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并且还夸耀自己有眼力是“认得人的”,女儿毕竟是嫁与了个老爷。陪着范进从集上回来,他是一路上低着头不停地替女婿扯着滚皱了衣裳后襟。一到门口,竟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

  在这一系列的前倨后恭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嗅出在胡屠户这个人物身上是聚积着多么腐臭的气味。

  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毒害了的那种崇尚虚荣,庸俗无知的社会风气,以及被功名利禄腐蚀了的薄劣的世态人情,不只是在市侩胡屠户这一形象中得着反映,而且也深深地透露在众邻居的身上。当范进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的时候,谁也没有去送一升米一担柴;一旦范进中了举,众邻居则“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老太太要寻儿子,一位邻居是“飞奔”到集上。为了找胡屠户范进治疯,另一个也是“飞奔去迎”。形成这一片锦上添花、欣喜若狂的气氛的,并非完全出之于亲邻的情谊,而是因为他们的高邻中了举。举人是有钱有势的,能够作为举人的四邻,说不定将会得着举人老爷的荫庇。因此,文章在这里就不仅是说明科举的毒液是浸透了社会人心,而且是进一步地对那腐朽的封建制度作了无情的鞭挞,作者以其无比犀利的讽刺笔法,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科举制度下的封建社会的真实图画。

  “范进中举”的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是跟作者深入细致地体验与考察了现实生活,以及他那精湛高超的表现技巧分不开的。这篇作品不仅塑造了一些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而且在语言的运用和人物性格的刻划上,更充分地表现了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魁力,在讽刺文学上达到了惊人的成就。最突出的是作者善于从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中,生动而恰切地透露出他们的身分、教养和个性来。胡屠户三句不离本行,一张口总是“猪”、“猪油”、“杀猪”、“卖肉”。这一些正恰如其份的表现了一个靠杀猪卖肉营生的市侩口吻;而张乡绅则是满口的“世先生”、“世兄弟”、“年谊世好”等等,也完全切合一个老奸巨滑的乡绅的身份和性格。在描写人物的行动中,作者是运用了巧妙的对照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烘托得更具体、更鲜明。全文总的对照是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围绕着这样一个前后不同的变化,作品展示了每个人物形象的对照。譬如胡屠户,在祝贺范进中了秀才时,他拿来的是“一付大肠和一瓶酒”,给范进一场辱骂教训以后,独个儿吃得醉醺醺的,临走时,这里是范进母子“千恩万谢”,而他是没做理会“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可是当范进中了举人以后,他却“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贺喜,范进回送了他六两多银子,他临走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我们不妨仔细对照一下,两次贺喜是在相同的地点,来贺喜的也同样只是一个胡屠户,但是“千恩万谢”的对象却相互对换了一下,而胡屠户竟连走路的姿态也前后判若两人了。作者的笔触是何等的锋利、细腻而且深刻,它借着胡屠户自己的言行讽刺了他自己,并将一个趋炎附势的典型的市侩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此外,本文在每一个细节的描写上,也同样能够紧密地扣牢主题来表现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写范进把两锭银子递给胡屠户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拿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可是一听范进说:“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他就“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就在这拳头舒缩之间,胡屠户虚伪做作的丑态已是毕露无遗了。在胡屠户打范进一节里,作者则通过胡屠户未动手前的喝酒壮胆和打过范进后“手却隐隐痛起来”等一些细节,一面使得故事本身逶迤曲折,逸趣横生;同时也有意识地突现了胡屠户的心理状态。又如写报录人来到范家门前时的情景:“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进来。”范进的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直到听见是儿子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这正是长期生活在残酷的封建统治下的人民,对凶狠如豺狼的官府的畏惧心情的反映。

  艾利斯别克认为“讽刺作家对那个时代的生活、社会关系描写愈真实和愈无情,他们给予这种剥削制度的破坏力就愈大。”“范进中举”一文,在反映这一片段的生活面时,也如同全部的《儒林外史》一样,是真实而又无情地描写并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他象一支锋利的尖刀插进了科举制度的心脏,对行将崩溃的封建社会起了一种巨大的冲击作用。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唐雎不辱使命》人物形象分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