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教案设计《过秦论》教学案例之一» 正文
  1. 《过秦论》教学案例之一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165

概要: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暴政”?列举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1、废先王之道;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杀豪杰;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5、修筑万里长城;6、兴建阿房宫。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

《过秦论》教学案例之一,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举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

  1、废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杀豪杰;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

  5、修筑万里长城;

  6、兴建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

  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杀豪杰”,指的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与军事设施,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杀戮六国的将士,以巩固新生的政权。

  4、“收天下之兵”,收缴民间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筑万里长城”,其实,在秦统一之前,燕、赵、秦早已修筑了各自的长城,统一后,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筑”而是“连接”,即将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样的工程,其耗资耗力与当初燕、赵各自修筑长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兴建阿房宫”,王朝初立,大兴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暴政”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能力。经过辩论,相对统一的意见是:

  历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杀豪杰”;6、大兴土木;

  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筑万里长城”;

  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1、“废先王之道”。秦以后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说。

  明白了上述“暴政”的真实情况,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焚书、毁城、杀人、弱民,这些严酷统治,一则是维护新兴的中央集权制所必须采取的过激措施,二则历代王朝都曾采用而并没亡国。这自然也不能成为秦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废先王之道”这一革故鼎新的举措,乃是唯秦独有!“废先王之道”──废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权制,既毁灭了六国旧贵族的昔日的繁华,也毁灭了秦朝新贵族的封王美梦。

  为了阐明这一点,笔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则资料:

  问题六:读下面一则资料,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秦立国之初,始皇革除了领主分封制而实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政策破灭了新兴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权贵们纷纷找老丞相王绾,为了敦促秦王恢复分封制,王绾煞费苦心地带着秦始皇的两个皇子上殿,历数皇子的功绩,要求给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奸,识破了他们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复辟的阴谋,坚决地予以严词批驳。

  有学生指出:秦朝的新兴贵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对秦始皇的改革举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权制,任务是多么艰巨,阻力是多么强大!

  为了加深印象,笔者又展示了下一个问题?

  问题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内部原因,从课文中找找,其灭亡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多数同学迅速指出:陈涉起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笔者又问:“山东豪俊”指的什么人?

  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六国旧贵族。

  问题八:把“废先王之道”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结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推论?

  同学们的讨论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过秦论》语法修辞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