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答案《千门万户》阅读答案» 正文
  1. 《千门万户》阅读答案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说明文阅读答案   阅读:8838

概要:⑧即位的帝王从前门午门进宫,亡国的崇祯和末代皇帝溥仪从后门神武门 出走。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20大罪中第三条为“肩舆①直入神武门”。如今每年900万游客进出紫禁城,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但很少有人想到当年《大明律》的规定:擅入皇城者,杖一百,充军边远。向宫城投石、射箭或持利刃入宫门者,处极刑。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 【注释】①肩舆:乘坐由人抬的高级轿子。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分)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8.概括地说在明清两代,午门前实施的政治活动主要有:(1) ;(2) ;(3) 。(9分)19.阅读全文后,尝试回答作者在第⑦段提出的某一个疑问,结合文中例子加以说明。(5分)参考答案:16.(2分)紫禁城的门17.(4分,每空2分)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更具体准确地说明午门的高大、威严。18.(9分,每空3分)举行献俘礼 处罚不听号令的大臣 公开政务,决断政策19.(5分)答题要点:选择一个问题加以回答;举出文中至少一个例子;简单分析该例子与问题之间的关

《千门万户》阅读答案,标签:说明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⑧即位的帝王从前门午门进宫,亡国的崇祯和末代皇帝溥仪从后门神武门 出走。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20大罪中第三条为“肩舆①直入神武门”。如今每年900万游客进出紫禁城,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但很少有人想到当年《大明律》的规定:擅入皇城者,杖一百,充军边远。向宫城投石、射箭或持利刃入宫门者,处极刑。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

【注释】①肩舆:乘坐由人抬的高级轿子。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8.概括地说在明清两代,午门前实施的政治活动主要有:(1) ;(2) ;(3) 。(9分)

19.阅读全文后,尝试回答作者在第⑦段提出的某一个疑问,结合文中例子加以说明。(5分)

参考答案:

16.(2分)紫禁城的门

17.(4分,每空2分)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更具体准确地说明午门的高大、威严。

18.(9分,每空3分)举行献俘礼 处罚不听号令的大臣 公开政务,决断政策

19.(5分)答题要点:选择一个问题加以回答;举出文中至少一个例子;简单分析该例子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如:是通路还是阻隔?帝王从宫门进进出出,宫门对君王是“通路”;大臣和珅却因此获罪,对大臣们而言又是阻隔。

是为了关还是为了开?在封建帝王时代,紫禁城的门对民众是“关”,《大明律》对擅入宫门者有严苛的惩罚;但今天,紫禁城的门对民众开放,任游客参观。

为了拒绝还是为了迎接?明武宗朱厚照借宫门拒绝了向他进言的忠臣们;而清康熙帝向王公大臣们打开了宫门, 让他们公开地辩论政事,显然他打开宫门广开言路。

为了守卫还是为了交流?紫禁城的门任何人都不能擅入,这些门守卫着皇宫、帝王;而太和门、乾清门又是帝王与王公大臣们议事的重要场合,用君臣的交流。只从一个角度分析,结合文中实例 的给3分

上一页  [1] [2] 


Tag:说明文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说明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
《《千门万户》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