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初中语文阅读技巧之古诗词阅读» 正文
  1.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之古诗词阅读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711

概要: (3)不同诗歌类别的不同感情: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咏物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常见提问:(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这首诗(或诗中某字、某词、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甲感情,有人说表达了乙感情,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观点。(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 预测提问:请你自主归纳或提炼诗中的感情。(属创新开放题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因袭前人) 答题步骤:(1)纵观全诗,仔细体会,结合上文所列基调仔细斟酌。(2)从诗歌中找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句,说说抒发了怎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之古诗词阅读,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3)不同诗歌类别的不同感情: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咏物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常见提问:(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这首诗(或诗中某字、某词、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甲感情,有人说表达了乙感情,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观点。(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

预测提问:请你自主归纳或提炼诗中的感情。(属创新开放题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因袭前人)

答题步骤:(1)纵观全诗,仔细体会,结合上文所列基调仔细斟酌。(2)从诗歌中找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句,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用什么方式或手法抒发情感的。(4)这种情感对于主旨的表达有怎样的好处。(5)针对预测,参见步骤一、二、三,不要囿于陈见,在事实的基础上略加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例如2006年浙江卷古诗文鉴赏部分第二题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思路分析: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缥缈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出超然尘世的脱俗和隐逸情怀。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

◎【参考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步骤一)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步骤二)

4.辨技巧

同学们的复习备考资料中所列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方法等)应作为重点逐一深研。

常见提问:(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结合某字、词、句)谈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3)诗人在使用某种手法时,对于主旨的表达有何效果?

预测提问:试析某种手法在本作品中的作用或某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1)抓总体,抓典型,其余可稍作一提,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如2006年安徽卷诗歌鉴赏部分第二题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思路分析:“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步骤二)(步骤三)

上一页  [1] [2]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五个关键点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