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压缩语段”解题指引» 正文
  1. “压缩语段”解题指引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815

概要: 新闻可拟为: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三是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到整个新闻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外,其他要素均应具有。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 导语格式: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原因 接下来看看记叙类压缩。 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类语段属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对记叙类的材料,在主次确定后,采用“舍偏取正”法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 再来看看描述类压缩。 描写类语段,就表达内容而言,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描写对象。对描写类语段压缩, 1、弄清描写的对象 2、要忽视景物描写 又来看看说明类压缩。 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

“压缩语段”解题指引,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新闻可拟为: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三是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到整个新闻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外,其他要素均应具有。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

导语格式: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原因

接下来看看记叙类压缩。

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类语段属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对记叙类的材料,在主次确定后,采用“舍偏取正”法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

再来看看描述类压缩。

描写类语段,就表达内容而言,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描写对象。对描写类语段压缩,

1、弄清描写的对象

2、要忽视景物描写

又来看看说明类压缩。

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应该最后进行比较整理。

进行说明类的压缩,要注意:

1、抓住说明的中心,对说明性的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抓住其中心及特点;

2、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

3、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严贯,各语段的压缩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句间关系。

最后看看议论类压缩。

议论类语段,具有议论文的特点。对议论类语段进行压缩,须用“关键语句提取”法。要注意:

1、抓中心句与过渡句

2、内容要全面,不要片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其主要手段为:

(1)找中心句

(2)抓主要信息

(3)概括内容

(4)提炼观点

下面看看2011年福建高考卷的如下一道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材料属议论性材料,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翻译家的观点可概括为:

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从其他形式来看,有提取关键词、下定义、新闻点评、填充式概括等。

先看看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提取关键词,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

解题技法如下:

1、分层寻找法。

2、巧抓时间地名物称法。

3、巧抓中心句。

4、趣抓重复词法。

5、寻找主话题法等。

请看看一下2011年四川高考卷如下一道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语文考前如何辅导
《“压缩语段”解题指引》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