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选自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1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段中成语“昭然若揭”:____________。从感情色彩上看,这个成语是:________。12、补写出第③段中所引名句的下句:______________。13、第④段中“悲愤”一词能不能换成“悲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④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15、将第⑤段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16、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体现在许多方面,联系文章,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A、体现在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义正言辞的抗议活动中。B、体现在群情激昂、仇恨万丈,而又不乱、不过激的严格执法行事中。C、体现在对西方敌对势力所标榜的人权、人道、民主、自由的清醒认识,并展开持久的批判上。D、体现在化悲愤为力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不动摇上。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当今国际社会的特征便是:不讲道义,称王称霸;主持正义,只能挨打。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三、作文
19、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参考答案】
1、xuán miǎo kuāng kǎi xǐng lài zuì zhào pǔ jǐ cuī miè
2、古 请 拜 舍 仆
3、“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以久;“只”字,表示唯洋是崇,不相信自己;“一味”,表愚昧成习,顽固不化。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⑴ 总自夸地大物博。
⑵ 只希望着国联。
⑶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6、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7、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8、以论敌的论证为突破口。论敌的论证存在以偏概全的致命弱点,所以作者抓住其要害,驳倒论敌的论点。
9、前几段主要是批驳敌人的谬论,用的是幽默讽刺的笔调,这两段主要评价“虽是”正史也掩盖不了“脊梁”的“光耀”,赞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前者对敌无情讽刺鞭笞,后者对人民赞颂讴歌,爱憎分明。
10、因为加黑点的文字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丑恶行径,所以被国民党检查官删掉了。
11、形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都被披露出来,暴露无疑 贬义
12、匹夫有责
13、不能。“悲愤”是悲痛、愤怒的意思,“悲痛”只是伤心的意思,没有愤怒的含义。联系文章,这里只能用“悲愤”。
14、妄想把我们搞乱,以便乱中伺变,以压促变。(提示:第④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应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是此导弹袭击更为狠毒的罪恶用心。显然是针对上文内容而言的,即前文中“妄图把我们搞乱,以便乱中伺变,以压促变”,答这类题关键之点是要瞻前顾后,筛选捕捉有关语言信息,便可得出正确结论)
15、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力量,不正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领导的坚强和成熟吗?
16、C
17、A
18、B
19、略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