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强化练习» 正文
  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强化练习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67

概要:……有人说,既然这是从负责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①“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强化练习,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

  有人说,既然这是从负责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 “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导向】

  作者在文中充满激情地赞颂了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的人”,请你举出几个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事迹作些叙述,并对他们的精神作些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1、先信“地大物博”,后信国联,最后一味求神拜佛这一现象。

  2、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他信力、自欺力

  4、回过头来看问题。

  5、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6、论证 论据 论点

  7、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意味。


二、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

  1、知足;安分;达观(“难免”不得分);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受那良心责备不过”不得分)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① 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

    ② 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解除掉责任”不得分)

  4、人人必须尽责任。

  5、本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能以“苦与乐”为题。

  6、①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② 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 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达纲练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