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27、(2012湖南岳阳)咸阳值雨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rd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课外古诗词阅读,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2.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27、(2012湖南岳阳)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28、(2012广东广州)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 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29、(2012山东枣庄)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B(2分)
2.A(2分)
30、(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
阅读元好问的诗歌,回答问题。
慷慨歌谣传不绝, 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 也到阴山土默川。
(1)诗中说的这首“慷慨歌谣”指的是( )(2分)
A.白居易《观刈麦》 B.北朝民歌《敕勒歌》
C.王维《使至塞上》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对元好问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热情赞美了中州的英雄气概。
B.诗歌评价这首“慷慨歌谣”:慷慨、质朴天然、有英雄气概。
C.诗歌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草原的天然图景,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
D.诗歌表现了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B(2分)
(2)B(2分)
31、(2012山东莱芜)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2分)
登西楼怀汤损之
陈允平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杨流水绕宫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____的心青。
答案:借景抒情;失落、怅惘。
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32、(2012广东佛山)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