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过秦论》难句解析» 正文
  1. 《过秦论》难句解析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271

概要:译文:“……销毁了利剑,拆散钟鼓架,来做成很多个金属的人,来削弱天下的实力。”5、“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课文》注:“‘棘’同‘戟’,‘矜’,戟柄。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戟、矛的柄。”“棘”同“戟”,这里根据《尔雅》的说法。《文选·过秦论》李善注取其说。其实这里讲不通,因为下面就有“戟”,“戟非铦于戟”怎么说?“棘”像有针刺的树,不是酸枣树。农民常以树枝当武器,此所谓“棘”,或称“荆棘”,这是它的本义。又如《孟子·告子上》:“养其棘。”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尔雅》:‘棘,酸枣。’不闻‘棘为小枣’,‘棘’即‘荆棘’之‘棘’也。”“棘”在《韩非子》凡十二见,多用“棘荆”,例不具引。“矜”,《方言》:“矛、戟、谓之杖。”又,“矛,其柄谓之矜。”铦,锐利。《汉书·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广雅·释诂》:“锐、铦,利也。”译文:“锄头齿耙,荆棘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啊。”

《过秦论》难句解析,标签:高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译文:“……销毁了利剑,拆散钟鼓架,来做成很多个金属的人,来削弱天下的实力。”

  5、“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课文》注:“‘棘’同‘戟’,‘矜’,戟柄。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戟、矛的柄。”“棘”同“戟”,这里根据《尔雅》的说法。《文选·过秦论》李善注取其说。其实这里讲不通,因为下面就有“戟”,“戟非铦于戟”怎么说?“棘”像有针刺的树,不是酸枣树。农民常以树枝当武器,此所谓“棘”,或称“荆棘”,这是它的本义。又如《孟子·告子上》:“养其棘。”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尔雅》:‘棘,酸枣。’不闻‘棘为小枣’,‘棘’即‘荆棘’之‘棘’也。”“棘”在《韩非子》凡十二见,多用“棘荆”,例不具引。“矜”,《方言》:“矛、戟、谓之杖。”又,“矛,其柄谓之矜。”铦,锐利。《汉书·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广雅·释诂》:“锐、铦,利也。”

    译文:“锄头齿耙,荆棘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啊。”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