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
- [10-10 23:15:18] 来源:http://www.85jc.com 四年级语文知识 阅读:8116次
概要:商代中期国王盘庚迁殷以后,科学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阳“殷墟”中,近几十年先后出土的文物是不可胜计的。这里的“司母戊”大方铜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7厘米,花纹华丽,结构复杂,是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有的雄伟巨制。另一件商代石磬,声色优美,悠扬动听,长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特别是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单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记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并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风、云、雨、雪、虹、霞等天文气象的记录。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三千年前我国文化的成熟程度。在商代,以往一直认为是只有青铜器而无铁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发现铁刃青铜钺,却打破了这一论断。据初步研究,这件兵器出土于公元前14世纪至13世纪的一座墓葬,青铜钺的刃部是熟铁。黄河当时是经过藁城东面从天津附近入海的。这一武器的发现,说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商代奴隶们不仅熟练地掌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标签:四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商代中期国王盘庚迁殷以后,科学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阳“殷墟”中,近几十年先后出土的文物是不可胜计的。这里的“司母戊”大方铜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7厘米,花纹华丽,结构复杂,是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有的雄伟巨制。另一件商代石磬,声色优美,悠扬动听,长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特别是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单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记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并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风、云、雨、雪、虹、霞等天文气象的记录。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三千年前我国文化的成熟程度。
在商代,以往一直认为是只有青铜器而无铁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发现铁刃青铜钺,却打破了这一论断。据初步研究,这件兵器出土于公元前14世纪至13世纪的一座墓葬,青铜钺的刃部是熟铁。黄河当时是经过藁城东面从天津附近入海的。这一武器的发现,说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商代奴隶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冶铜技术,而且也已懂得用铁了。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冶铁成了一项重要的新兴手工业,各诸侯国相继使用了铁制生产工具,把农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的发展,封建制的新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旧生产关系,城市经济繁荣起来。秦国的咸阳,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都成了当时远近驰名的城市,临淄甚至达到了二十多万人的巨大规模。思想文化生活这时也空前活跃起来,反映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相互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竞相办私学、着书立说,形成了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
从秦汉大统一帝国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黄河流域仍然是我国历代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才能,创造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根据史书记载,在汉代,人们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制成了用来测量天象和测验地震方向的“浑天仪”、“侯风地动仪”。隋代创造出印刷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对世界文明有巨大影响的指南针和火药也早在11世纪以前就广为传播。1957年陕西省出土的“灞桥纸”,经考古工作者判定,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期的遗物,比史书记载的东汉蔡伦造纸还早二百多年。
同时,城市建筑的规模更为壮观:几代帝都的长安,西汉时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通巴蜀西达西域的枢纽,城市范围比西方同时期着名的罗马城大三倍以上。唐时长安城东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人口一百九十六万,街衢市坊井然有序,其规模之宏伟,尤为中外所称道。北宋时的东京(今开封),城周五十多里,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穿城而过,是中古时期十分繁华的都会。今天,从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东京建筑雄伟、景色绮丽、舟船云集、车马竞驰的风貌。
在从秦汉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除从事生产劳动外,还筑长城,开运河,修渠道,营造宫殿、寺院、陵墓,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设。一直到现在,黄河流域的地上地下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宝库。宁夏的秦渠、汉渠、唐徕渠,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岳寺塔,开封的宋代铁塔,洛阳的东汉白马寺,山西的唐代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唐陵墓,河南龙门石窟的石佛和甘肃麦积山的泥塑像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代匠师高超的技术水平,杰出的艺术成就。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秦俑抗,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武士俑五百八十件,和真马大小相似,拖有战车的陶马二十四匹。俑坑总面积约12000多平方米,埋藏各种陶俑约六千件,还有大批实用兵器,坑内马俑排列整齐,气势宏伟;武士俑身穿铠甲,意气昂扬。这种雄伟的军阵场面,再现了秦始皇兵强马壮、横扫六国的壮丽图景,是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这些兵马俑的雕塑制作,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上一页 [1] [2]
Tag:四年级语文知识,四年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四年级语文知识
上一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古黄河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