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杨志说两句话──关于《智取生辰纲》的对话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380次
概要: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侯会 甲:《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文。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一篇保留篇目。 乙:不错。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反抗官府的发轫之举,这段文字又是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早在解放初期,该篇就入选高中课本,算来已“年届半百”了。① 甲:如此说来,当年读过这篇课文的中学生,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这足以说明好的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替杨志说两句话──关于《智取生辰纲》的对话,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侯 会 甲:《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文。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是一篇保留篇目。
乙:不错。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反抗官府的发轫之举,这段文字又是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早在解放初期,该篇就入选高中课本,算来已“年届半百”了。①
甲:如此说来,当年读过这篇课文的中学生,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这足以说明好的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只是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发展迅速,无论人们的思维模式,还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今天再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否也应与时俱进、有些不同的认识呢?
乙: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分析”常被“阶级分析”所取代。50年前的通常提法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②就拿本课中押送生辰纲的杨志来说,以前的评价是:“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③更激烈的批评,则直指杨志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他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效忠’统治阶级这一中心课题”。④直至近年,语文教材对杨志的评判,也仍未脱离“做官心重”的窠臼。这恐怕不合小说家塑造人物的初衷。
我们知道,《水浒》作者塑造梁山一百零八将,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着力写好几个中心人物,杨志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水浒》成书之前,南宋说话中已有题为《青面兽》的单篇话本。⑤早期《水浒》材料《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也都有杨志的身影。到了今本《水浒传》⑥中,杨志于第十二回出场,在以下的第十三、十六、十七诸回中,他也都是担纲主角;其“戏份”仅次于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等少数几位好汉。此外,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小说家将其定位为民族英雄杨家将的后裔,正是要明确其正面人物身份。──作者又怎么可能去贬低他、丑化他呢?
甲:言之有理。只是用现代读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确实有点官儿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
乙:问题正在这里。读者对人物的好恶,部分取决于他们的阅读期待。读《红楼梦》者,期待欣赏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读《水浒》者,期待欣赏侠肝义胆的豪侠超人。──而杨志更像是个普通人,像是我们中间的一员。他在继承英雄禀赋和气质的同时,心中又有着老百姓式的“小算盘”(或称之为“人生理想”之类);为了实现久存心中的生活目标,风尘仆仆奔走于利欲之途,甚至不惜忍辱负重、屈己从人。这或许不合某些读者寻觅超人的阅读期待,但从文学进步的角度衡量,杨志(还有林冲等)又是最接近现代文学理念的小说人物。有人曾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言道出文学发展的大趋势,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小说史的概括与评价。
其实细想起来,杨志的所作所为,也并不难理解。他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不可能有更高的人生中国。何况设身处地想一想,杨志谋求做官又有什么不对? 在古代,做官是人们择业谋生、施展抱负、实现自我的正当途径。李白、杜甫不也追求过仕途通达吗?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陆游……也都一生未离官场。武人当中,岳飞、韩世忠、戚继光,还有杨志的父祖,哪一位不是出身行伍的军官武将?人们并未因其效忠封建王朝而否定他们,又何必单单苛求于杨志?──杨志是将门虎子,习武从军正是他立身择业的首选目标。作为英雄之后,他有着强烈的家族荣誉感,“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在那个时代,杨志的追求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以“做官心重”来批评杨志,显然于理难通。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施耐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