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一篇问题百出的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指瑕» 正文
  1. 一篇问题百出的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指瑕

  2. [11-19 16:41:36]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知识   阅读:8496

概要: ⑷第4自然段:“……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不合逻辑。“盖着……后”,“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不停,“后”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结束,连在一起自相矛盾。应把“着”改为“上”或“了”。 ⑸第15自然段:“……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 句式杂糅。可改为“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的迫害和打击”。 二、语言表达不简洁 文中有许多句子表达不简洁,甚至有语意重

一篇问题百出的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指瑕,标签:高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⑷ 第4自然段:“……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不合逻辑。“盖着……后”,“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不停,“后”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结束,连在一起自相矛盾。应把“着”改为“上”或“了”。

   ⑸ 第15自然段:“……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迫害的打击……”

     句式杂糅。可改为“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狂的迫害和打击”。


二、语言表达不简洁

  文中有许多句子表达不简洁,甚至有语意重复之弊。如:

  1、第2自然段:“……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故土”和“家园”均有“故乡”“家乡”的意思,两者连用属叠床架屋,语意重复,两词删去其一即可。

  2、第3自然段:“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独立宣言”后面的“的”可以不用,“许下”后面的“了”字纯属多余。

  3、第7自然段:“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不断”后面的“地”可以不用,“对付”改成“对抗”为宜。

  4、第15自然段:“坚持下去吧,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坚决相信”完全可压缩为“坚信”。


三、部分译文太古雅

  文中有些词语和句式过于古雅甚至拗口,不符合演讲辞口语化的特点。毕竟演讲是口语化的表达,文绉绉甚至古奥的表达不易为听众所接受,如此翻译有违演讲辞的语体特征,不妥。

  1、第1自然段:“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它之到来”是古代汉语的表达句式,这样表达太书面化,宜改为“它的到来”。

  2、第4自然段:“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侈谈”有两个意思:①大谈,纵论;②不切实际地谈论。这样表达太古雅,应改为“大谈”为宜。

  3、第16自然段:“我们不要陷入绝望而不克自拔。”

    “克”是个文言词,现代汉语中极少用,宜改为“能”。


四、标点符号欠规范

  1、第1自然段:“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中的“解放黑奴宣言”应加书名号,因为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法律文本,理应加上书名号才合乎规范。与此类似,第3自然段中的“宪法”(Constitution)和“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Independence)也都应加书名号。它们都不是普通名词,而是专指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值得一提的是,英文原文中这些词或词组都没加书名号,但已将关键词的首字母大写,这意味着这些词或词组都是特定称谓。我们不能因为英文文本中没有书名号就不加,译成中文时应该遵循中文的行文习惯和标点格式。况且,作为一篇用来学习语文的典范文本,标点符号理应规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思路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