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正文
  1.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290

概要: 那么,这几者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词中的表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然无疑远远大于人生;又根据文中的描绘:“一时多少豪杰”,周郎年少得意,谈笑建功,英雄又高于常人。这样考查了文本的具体情况,我们可把本词的内容要素拟定为三项,即自然、英雄与常人。它们的等级依次递减,可表示为自然>英雄>常人。这个连续不等式近似于一个等差数列,亦可图示为: 自然 英雄 常人 这形成一个梯级结构。 这个连续不等式{或梯级结构}的奇妙就在于,顺着它的不同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那么,这几者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词中的表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然无疑远远大于人生;又根据文中的描绘:“一时多少豪杰”,周郎年少得意,谈笑建功,英雄又高于常人。这样考查了文本的具体情况,我们可把本词的内容要素拟定为三项,即自然、英雄与常人。它们的等级依次递减,可表示为自然>英雄>常人。这个连续不等式近似于一个等差数列,亦可图示为:

                自然
                      英雄
                常人

  这形成一个梯级结构。

  这个连续不等式{或梯级结构}的奇妙就在于,顺着它的不同方向(或角度),会产生并不断放大截然相反的两个意义:“大”与“小”。

  让我们先站在“常人”这一点,采取仰视的角度,沿着从右至左的方向观察,便会产生英雄比常人伟大,而自然比英雄更其伟大的强烈感受。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向往英雄功业,而更惊叹于自然之壮丽永恒的热烈情绪,并外化为江山雄奇,英雄风流的壮美图画。

  然后站在自然这一点上,采取俯察的角度,沿着从左至右的方向观察,则会产生英雄比自然渺小,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的冷峻认识。这在词中具体表现为感叹英雄业绩不存,更笑己之华发早生的悲凉心境,并外化为千古英雄浪淘尽,人生如梦酹江月的凄美图画。当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并不止于凄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

  至此,我们也就初步分析出了本词的思路流程,即对自然,英雄,常人三者关系的换向思考。仰观英雄与自然,则心胸开阔,情绪高昂,俯察平凡人生则认识冷峻,心境悲凉,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

  再从观物取象的角度看看文意生成的具体过程。

  先看观物取象的方法。

  无疑,词中的意象不只是眼前之景,亦是心中之象,可谓“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首句“大江东去”,由眼前江流滚滚想到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唐?李白《将进酒》)之大江全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由波涛激荡之空间形象转到千古历史之时间流程。

  继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时空同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时空由古返今,空间顺序先纵后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由眼前江山想到一时豪杰,空间转向时间。

  周郎与苏子的描绘,时空转换灵活自然。

  由此可见,作者在观物取象时,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而且凭了思想这只慧眼,还可做到通览古今,作者之目力神思在物之上下远近,时之古往今来骋意流转.这是典型的“周流六虚”的环道观察法。

  种观察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表达需要而随意取象。

  那么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又怎样呢?

  首先从整体上观照。雄浑的大江是自然的具象。它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空间上,它浩荡壮阔,不见首尾,滚滚滔滔,势不可挡,隐含“伟大”之意;时间上无始无终,千古流淌,含有“永恒”之意。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形之下人生就极其渺小了。所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意象组合,在于形象地表明:自然伟大,人生渺小;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