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史年代: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1684、1689www.85jc.com、1694三个年代,都是有关台湾问题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出兵台湾差21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
历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标签:历史复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http://www.85jc.com(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史年代:
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1684、1689 www.85jc.com 、1694三个年代,都是有关台湾问题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出兵台湾差21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一组年代,康熙帝解决西北边疆问题。它与上一组年代的关系也是“第二年”,联系十分紧密。这三组年代紧紧相连,概括了康熙政绩的一个侧面。三组九个年代,开头一个(1661年)减100年,即一百年前,是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结尾一个(1696年)加100,即一百年后,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这样以“1661年”为“龙头”,连锁反应,演绎出十个年代。它的好处,不单以少及多,而且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囊括了一大堆史实。
(17)中介联想法。要无一遗漏地记忆中外历史的全部年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但首先记住一些划时代年代和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不但是办得到的,也是必需的。比方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叫做“不记忆年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年代也在苦思冥想,那就无从再记其它了。正如上述11个年代,“1661年 ”,也不能记住,那么“分组式联想”也就成了泡影。牢记一些基本历史年代的好处,还在于它们可用为“参照物”,去联想与之有关联的其它年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联想;在物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及原因,这当中的关键,是寻找“中介性线索”。比如,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在世界近代史上,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代,必须牢记,属“不记忆年代”。在此一百年后,即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于是出现了“第二国际”。这不是偶然,是为了纪念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一百周年。会上,根据法代表团提议,通过了关于“五一”节——“国际示威洲游行日”的决议,而这个日子的确定,是为了纪念三年前,即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工。这样,1789-1889-1886三个重要事件,通过1789年这个“中介性线索”进行联想记忆,可谓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又如,讲到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兴亡。可以1127年金灭北宋为核心,它前二年,1125年,是金灭辽;灭辽100年前,1115 www.85jc.com 年,女真建立金政权。这就是说,金建立100年后灭辽;102年后灭北宋。另外,1127年的100年后,即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这个年代是“自然数列”,极好记)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而“1127”与“1271”是相同的四个数字,只不过千位的“1”,移到了个位上而已。这样,以“1127”为参照物,一气呵成,便可记住其它几个年代。
再比如世界史年“开辟新航路”。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住哥伦布航海时间。他是1492年出海。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加马出海。迪亚士与达加马刚好差10年。至于麦哲伦,记个“1519”就行了。于是以哥伦布为桥梁,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92→1497→1519),同样的方法记忆“三国鼎立”的年代,可以公元221年刘备建蜀为中心。一年前,220年,曹丕建魏;一年后,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吴大帝)220←221→222,记起来也非常便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