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案设计《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 正文
  1.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

  2. [02-11 03:44:2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15

概要: 教学目标: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4.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教学重点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2.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一、导入二、自主学习根据注释,试译课文。1.在翻译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你能跟大家来讲讲这个故事吗?三、寓意探究(《智子疑邻》)1.自主回答以下问题:①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②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其子;其邻人之父亦云。)③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智其子而疑其邻。)④你认为“不筑,必将有盗”这个建议正确吗?2.合作回答下列问题:①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宋人与儿子的关系亲近。相信儿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建议。②读罢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寓意探究(《塞翁失马》)1.自主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则寓言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标签:初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4.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根据注释,试译课文。

1.在翻译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你能跟大家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三、寓意探究(《智子疑邻》)

1.自主回答以下问题:

①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②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其子;其邻人之父亦云。)

③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智其子而疑其邻。)

④你认为“不筑,必将有盗”这个建议正确吗?

2.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宋人与儿子的关系亲近。相信儿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建议。

②读罢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寓意探究(《塞翁失马》)

1.自主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则寓言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②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在“其父”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2.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②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五、小结

六、拓展与延伸

1.请你诊断

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Tag:初一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安塞腰鼓》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