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五册25课诗词五首» 正文
  1. 五册25课诗词五首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795

概要:五册25课诗词五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体会教学点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情,有表情地朗读。(三)德育渗透点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歌语言的美。 二学法引导 诵读法(读—思一议—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创作背景的介绍。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办法 课堂学习中注意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文学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背景知识,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简要介绍。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朗读诗歌。2.查找背景资料。介绍背景。3.讨论分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异同。(3)<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几种心境?4.展开想像,写片段

五册25课诗词五首,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五册25课诗词五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体会教学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情,有表情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歌语言的美。

二学法引导

诵读法(读—思一议—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创作背景的介绍。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办法

课堂学习中注意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文学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背景知识,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简要介绍。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朗读诗歌。2.查找背景资料。介绍背景。3.讨论分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异同。(3)<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几种心境?4.展开想像,写片段作文,描绘这首词所表现出的意境。5.背诵诗歌。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穗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

怒号(hao2) 三重(chong2)茅 挂罥(juan2) 布衾(qin1) 大庇(bi4) 突兀(wu4)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一度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参谋,故世称杜工部。祖上曾从原籍京北(今陕西省西安市)迁往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从他曾祖父起,移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三十三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了深厚情谊。唐太宗大历三年(768),杜甫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州一带江上。大历五年(770),贫病交加的诗人卒了湘水舟中。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皇朝衰落的开端。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甫诗歌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他的诗,在当时就获得了“诗史”的美称。著有《杜工部集》。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安史之乱,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筑草堂。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指草堂。

“歌”一种文体,指铺叙,记述。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罥(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五册30课诗词五首
《五册25课诗词五首》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