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 正文
  1. 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50

概要: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盛庆丰 【教学构想】 新课改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和新现状,它逼迫我们思考,也催进我们实践。在同一母题下的文本阅读,可以兼容不同文体的阅读文本,是进行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之一,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行为的探索,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尝试。 《小狗包弟》是一

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盛庆丰     【教学构想】

  新课改让我们不得不直面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和新现状,它逼迫我们思考,也催进我们实践。在同一母题下的文本阅读,可以兼容不同文体的阅读文本,是进行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之一,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行为的探索,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尝试。

  《小狗包弟》是一篇以“十年浩劫”为背景的回忆性散文,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以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为背景的一篇新闻报道。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主题──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在教学中,我试图扣住这样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悟和思考,以期学生在心灵震撼的基础上能有更深层次的追问和反思,这是我教学的最直接目标。

  教学内容的整合,不是一种时髦,不是为了贴上一个美丽的标签,更不能只有形式的东西。我们也许只是探求一种阅读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寻求、提升阅读者的主体感受和认知深度,也应在“对话”中得以展现。阅读的方式不能决定阅读的质量,阅读的容量不能决定阅读的深度。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追求阅读方式的多变,不拓展阅读的容量空间。

  新课程改革鼓励我们突破窠臼,去寻求更接近教学本质的途径。这一节课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能聆听到你最真诚的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感知文本──获取学生在初读文本后的感受

  (教师强调阅读本文的“第一印象”。)

  (随机请几位同学简要作答。)


三、对话文本──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以“生命”、“人性”为主题与文本“对话”,说自己的发现,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体悟最本真,也最重要)

  1、你知道《小狗包弟》写了一个怎样的悲剧?

  2、你知道“奥斯维辛”又有着怎样的悲剧意义?

    关于奥斯维辛大门的说明:

    门头上的德文是“劳动使人自由”。

    但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四、直面历史,铭记历史

  (图片“场景”与“面孔”)

  1、文化大革命(1966~1976)──“文革”

    红卫兵 专政队 批斗 武斗

    游街示众 “四旧” “里通外国”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荷塘月色》微型教案
《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