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雨巷》导学案» 正文
  1. 《雨巷》导学案

  2. [11-18 13:34:21]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346

概要:(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5)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明确:不可去掉。“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6)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明确: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因为她最佳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

《雨巷》导学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

  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

  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5)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明确:不可去掉。“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6)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因为她最佳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而发出叹息。

  (7)试概括本诗的特点,(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

  明确: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2音节和谐,节奏优雅。

  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4 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

  拓展研究

  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五、作业设计

  以“丁香”“雨巷”等为意象,写一篇关于江南小巷的短文,要求文采丰富,不少于300字。

  六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

  1、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

  2、姑娘梦幻般的出现,带着太息般的眼光

  3、姑娘梦幻般的飘逝,走进雨巷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以上就是www.85jc.com小编分享的《雨巷》导学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www.85jc.com。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