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李斯论(节选)姚鼐》阅读答案» 正文
  1. 《李斯论(节选)姚鼐》阅读答案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403

概要: 李斯论(节选) 姚鼐⑴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⑵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⑶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zhò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⑷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注释:①燔:焚烧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③逆探:预先了解④张:扩大,扩张⑤遭值:遇到、碰上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李斯论(节选)姚鼐》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李斯论(节选) 姚鼐

⑴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⑵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⑶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zhò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⑷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注释:①燔:焚烧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③逆探:预先了解④张:扩大,扩张⑤遭值:遇到、碰上

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教唆秦孝公禁止官员和民众打成一片。

B.秦国祸乱天下的办法主要是由李斯设计的。

C.秦国乐于实施严法是久已习惯并感觉良好。

D.李斯助秦始皇焚书坑儒源于他的师门传授。

24.作者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一个字是(2分)

25.文章第⑵段和第⑶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第⑵段论述

第⑶段论述

26.作者写作《李斯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2.(1分)李斯利用荀子的学说祸乱了天下(名家为苏子瞻苏东坡)。

23.(3分)C24.(2分)侈(傲慢自大、残暴放纵)(答“固”算错,“固”尚不足以体现作者最深刻的认识)25.(4分)1、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2分)2、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2分)

26.(3分)文章意在批评迎合君主心思、趋附世俗所好的恶劣风气(2分)告诫人们,如果一国的臣子都善于窥探君王的喜好,用趋附时势来迎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加大对自己的宠幸,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祸乱(1分)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蒲松龄《长清僧》阅读答案
《《李斯论(节选)姚鼐》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