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
-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721次
概要:赵福楼 与伊道恩先生一同听一节课,在课后讨论中先生提到了文本阅读的四个关注层面,集中体现在四个问题,分别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怎么样。 比较一般的认识,这种表述多一个语言分析维度。即,在语言学习中,要筛选有意义信息,明确“写了什么”;然后探究性分析,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方法,是“怎么写”的;进而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就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图。以上是语言分析的三个维度。伊先生以为,语言分析还可以再前行一步,分析这么写的效果怎样,也就是整体性进行语言鉴赏。 颇有共鸣。在语文课堂多话语泡沫,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发现师生的思考缺乏进展。我在这节课的点评中就提到,在课文阅读环节,教师连续安排了四种阅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四遍阅读强化,教师的用意在,通过反复阅读形成感悟。然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因为缺乏思维引领,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改变,四遍读次数不少,可看不到学生理解与感悟上的变化效果。 语言分析和鉴赏要避免原地徘徊,以及认识肤浅化,就需要有多维拓展的思维。按照前面所言,需要引
文本阅读的四步台阶,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赵福楼
与伊道恩先生一同听一节课,在课后讨论中先生提到了文本阅读的四个关注层面,集中体现在四个问题,分别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怎么样。
比较一般的认识,这种表述多一个语言分析维度。即,在语言学习中,要筛选有意义信息,明确“写了什么”;然后探究性分析,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方法,是“怎么写”的;进而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就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图。以上是语言分析的三个维度。伊先生以为,语言分析还可以再前行一步,分析这么写的效果怎样,也就是整体性进行语言鉴赏。
颇有共鸣。在语文课堂多话语泡沫,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发现师生的思考缺乏进展。我在这节课的点评中就提到,在课文阅读环节,教师连续安排了四种阅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四遍阅读强化,教师的用意在,通过反复阅读形成感悟。然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因为缺乏思维引领,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改变,四遍读次数不少,可看不到学生理解与感悟上的变化效果。
语言分析和鉴赏要避免原地徘徊,以及认识肤浅化,就需要有多维拓展的思维。按照前面所言,需要引领思考登上四步台阶。
用一个语言例子说话:穆旦诗<<春>>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这句话写了什么?在语句中筛选信息,我们会把视线聚焦于一个词——草。也就是说这句话描摩的对象是“草”。
然后分析作者是怎么写的。语句中写草,侧重在草色来写,即突出了“绿色”。一般化的表达多为“油绿的小草”,“草色是绿的”,等等。与此处的表达比较,我们就能发现其差异。这里的表达是带有动态特征的,而一般的表达是静态的。“火焰”的“摇曳”体现了动态特征。
进而,思考为什么作者眼里的小草是动态的。要知道草色是静态的,它本身是不动的,而在作者的视觉中它恍然动起来,这是为什么?显然,作者的心动引发了视觉审美的活跃。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了。作者用以揭示自己主观上的青春躁动。他写一种活跃的心情,他不甘压抑,他充满热情而冲动。这里的火焰恰是对“心火”的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绿色火焰”是作者幻化的产物。他何尝不希望用一簇簇火焰的点燃,而实现自己青春的价值呀?
最后分析表达的效果,这么写怎么样啊?这无疑是一种独特的感觉,把情感凝缩于字里行间。而依然保持了与自然真实的高度吻合。也就是在似乎违背自然真实的描摩中,这里语言的幻化也是合理的。小草沐浴春光。这里光色与草色交辉,而光色是耀眼的,具有视觉里的跳跃感,在一般的语言描摩中常常说它是“闪烁”的。所谓绿色的火焰,就是这么形成的,作者在这个比拟的语境中称之为,摇曳态。也就合理了。孤立的说,火焰是绿色的,这有悖于常理,而把绿色的鲜亮与光耀的感觉柔和在一起,体现出热情的活跃,则是合乎情态的。火焰是灼灼的,充满热情。火焰又是需要依附的,它无法超脱根本而升腾。在这个意象中,青春的挣扎状态尽显无遗。
这种引领思维行走的方法教师要掌握,还要交给学生。学生有意在语言分析中多登一步台阶,就可以在新的高度上有新的所见。
过去,谈到语言分析,我们常用的说辞是——靠感悟。这容易导致阅读品析语言过于虚化,你找不到路径与方法,抵达鉴赏的高层次境地。我承认随着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思维的模型也逐渐构建起来,鉴赏成为了自动行为。就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花开花落不由触动心怀一样。这其中的确很难寻出怎么想出来的,怎么就达到了这种审美感悟。可是,就一般学习而言,若积累不足,而语言的敏感度还不够,如此前提条件下,更需要依靠独特的思维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思考走得远一些,认识深刻一些。感悟和思考,不是两股道儿。用思维方法,可以支持思考前行,从而形成感悟力。在语文学习这个圈子里,大家都固执地以为,不需要逻辑性和思考力支撑,而感悟力才是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这种认识是缺乏研究基础的。语文人的直觉很好,因为语言材料积累更多一些,语言模型更为熟悉,所以在语言符号刺激后,联想和想象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要多于其他人,而且头脑中容易形成画面感,在思考上也能最为便利到达所谓的意义层次。其原因就是在长久的语文感染和熏陶中,对于一些词语和意象,以及一种表达模型对应的意义和思考,我们非常熟悉。于是,你的说话企图,在语言态势中就暗示给我了。我们把这种感悟,叫做语言的敏感性。要知道这种敏感性是依靠知识积累和发酵而形成的。在学生还缺乏这种语言敏感性的时候,支撑其学习的主导力是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方法意识,要知道一般思考其思维的基点在哪里,我们需要到达的思维落点,它们之间需要有路径连接。
教学就是要找出思维要走的路径来。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与学生一同登上四步台阶,意义就在这里。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标点符号运用“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