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159

概要: ”。(4分) 8、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9、甲段主要写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 。(2分) 10、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11、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 答: (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答: (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答: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精华资料等着你!Section targeting【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4分)
8、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9、甲段主要写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 。(2分)
10、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11、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
答:
(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答:
(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答: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精华资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秋思
梁衡
⑴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丙]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⑵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平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⑶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⑷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殷红( ) 矗立( ) 吸吮( ) 憧憬( )( ) 山巅( )
13、下列词语中,填在第⑴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分别是哪个词?(3分)
A、拼 B、组 C、穿 D、披 E、盖 F、铺
答:甲: 乙: 丙:
14、第⑵段的首句“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答:
15、第⑶段中“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一句里“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答:
*16、第⑷段中“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一句出现了两个人物,其中,“林小姐”是《 》一书中的主要人物 (填人名),而“欧阳修”是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第一个空格1分,其余0.5分,共2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提高测试卷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