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25次
概要: 8、儿子双腿瘫痪以后,母亲经常劝他:“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原因是: 9、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能表现病危中母亲无限眷恋儿女的: ⑵能表现母亲虽重病在身,但却充满坚定生活信念的: 10、文中出场的人物有“我、妹妹、邻居小伙子、母亲”等,但作者着重表现的人物是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11、母亲由始至终瞒着“我”一件事,这件事是指 ,原因是 12、文章末尾,提到“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这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呢? 训练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礼物 ⑴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⑵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⑶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地退出房门。 ⑷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同步练习,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8、儿子双腿瘫痪以后,母亲经常劝他:“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原因是:
9、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能表现病危中母亲无限眷恋儿女的:
⑵能表现母亲虽重病在身,但却充满坚定生活信念的:
10、文中出场的人物有“我、妹妹、邻居小伙子、母亲”等,但作者着重表现的人物是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11、母亲由始至终瞒着“我”一件事,这件事是指 ,原因是
12、文章末尾,提到“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这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呢?
训练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礼物
⑴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⑵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⑶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地退出房门。
⑷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⑸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 )的艺术殿堂。
⑹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l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⑺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 )的焦灼中等待。
⑻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⑼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出( )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⑽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⑾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原文的括号内,使原旬完整通顺。
忐忑不安 疲惫不堪 蹑手蹑脚 朦朦胧胧 向往已久
2、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清简要概括。
3、“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中“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4、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5、文章结尾写到雕像碎了,“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请分析一下“女儿”此时的心情。
更多精彩资料尽在 初一学习小组 初二学习小组 中考学习小组
Section targeting (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⑴有一天与朋友们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⑵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⑶那一瞬间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