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69

概要: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4分) 2.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节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3.选文中对于勒形象的刻画既运用了侧面描写,又运用了正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4分)从 到 是侧面描写。从 到 是正面描写。4.小说写了菲利普夫妇可鄙的一面也写了他们可怜的一面。请你从文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可鄙之处与可怜之处。(5分)5.虽然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4分)

2.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节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3.选文中对于勒形象的刻画既运用了侧面描写,又运用了正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4分)

从 到 是侧面描写。

从 到 是正面描写。

4.小说写了菲利普夫妇可鄙的一面也写了他们可怜的一面。请你从文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可鄙之处与可怜之处。(5分)

5.虽然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依据。( )(4分)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之所以这样选择,在选文中的依据是 , 。

6.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同意其中的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二)傅雷家书 (26分)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哆里哆嗦地抖出你的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学到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人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