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4套)»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4套)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563

概要: 8、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治学上,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意思对即可) 9、不能。“有些人”强调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符合实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0、“举世公认”:全世界都认可;“痛心疾首”:形容非常痛心; “孜孜不倦”:(课本107页注释)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1、前者举例论证,后者对比论证,使论证更有力。 12、略 13、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事物写得具体形象,新颖生动。 14、内容上,都有巧妙的点题;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有机的组织起来。 15、面对此情此景,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16、解释说明,破折号。 17、《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略。 19、按近三年中考阅卷标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4套),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8、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治学上,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意思对即可)
9、不能。“有些人”强调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符合实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0、“举世公认”:全世界都认可;“痛心疾首”:形容非常痛心;
“孜孜不倦”:(课本107页注释)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1、前者举例论证,后者对比论证,使论证更有力。
12、略
13、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事物写得具体形象,新颖生动。
14、内容上,都有巧妙的点题;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有机的组织起来。
15、面对此情此景,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此情此景,令我总想起杜米叶的名画《三等车上》。)
16、解释说明,破折号。
17、《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略。
19、按近三年中考阅卷标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翘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①褴褛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诗文原句:(共4分)
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词:“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深情的祝愿;杜甫《望岳》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之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在国家受辱.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
3.用一组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的句子(至少含有三个分句),勾勒你眼中的校园生活,或者表达你对校园生活的某种情感。(2分)
示例1:校园就是乐园,在这里,我们学习知识,探索奥秘;在这里,我们放飞心灵,感受快乐;在这里我们建立友谊,共同成长。
示例2:校园里,长长的台阶记录着我们进步的脚印;明亮的灯光注视着我们专注的神情;热闹的操场承载着我们快乐的身影。
你的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协理荣国府”“煮酒论英雄”“风雪山神庙”“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和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10题。
(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6.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二)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5篇)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