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二年级语文知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 正文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

  2. [10-10 23:15:18]   来源:http://www.85jc.com  二年级语文知识   阅读:8867

概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豪放自然,富有情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官。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五代时修建,在杭州西湖边上。醉书:在喝醉时写的诗。黑云翻墨:墨黑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白雨跳珠:雨点像跳跃的白色珍珠。〖解读〗这首诗描写了夏季西湖阵雨的情景。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脸”,形容夏日天气的阴晴不定、变化无常。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看到了阴晴变化的整个过程。晴朗的天空忽然之间就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诗人使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翻滚的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群山在乌云间若隐若现,乱跳的雨点像白色的珍珠,乱纷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标签:二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豪放自然,富有情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官。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五代时修建,在杭州西湖边上。

  醉书:在喝醉时写的诗。

  黑云翻墨:墨黑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

  白雨跳珠:雨点像跳跃的白色珍珠。


〖解读〗

  这首诗描写了夏季西湖阵雨的情景。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脸”,形容夏日天气的阴晴不定、变化无常。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看到了阴晴变化的整个过程。晴朗的天空忽然之间就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诗人使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翻滚的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群山在乌云间若隐若现,乱跳的雨点像白色的珍珠,乱纷纷地跳进船里。一阵大风吹过,满天乌云散开,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水天一色。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笔触,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Tag:二年级语文知识二年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二年级语文知识

上一篇:改写《山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