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之死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725次
概要: 我不知道有谁比伏尔泰临终时的那种可怕、孤独的情景更凄惨的了。在沿河路上聚集的群众肃穆沉痛,他们以为那些三个月来刻意奉承“菲奈尔教长”的人们正在关心、爱护和照料着他呢。一些风流雅士和纨袴子弟拥挤在维莱特府邸的客厅和楼道内,他们仍然期望得到伏尔泰的接见和褒奖。然而可怜的老人却被孤零零地弃置在宅院后面的一间小屋里,受着病痛的折磨,堕入绝望的深渊。德妮夫人只留意一件事:截住伏尔泰有时还能向秘书口授的信件,她担心的是怕老人万一撤消了原来的遗嘱!维特莱一个月来也只考虑一件事:怎样处理伏尔泰的遗体,万一教会拒绝把伏尔泰埋葬在教堂墓地里,那么,把他埋葬在何处呢?然而,他们对老人的病情却守口如瓶。他们仍把伏尔泰说的一些怪诞的话和笑话传出来,即使是些胡言乱语,人们也难断定是“谵语还是逗趣”。此外,他们对伏尔泰不加照管,不去爱护。伏尔泰这种悲惨的被遗弃的结局同伫立在窗外的群众对他流露的纯朴感情两相对照,令人感慨万分!唯一对伏尔泰还有点情意的瓦涅埃描述了他目睹的使人非常气愤的情
伏尔泰之死,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我不知道有谁比伏尔泰临终时的那种可怕、孤独的情景更凄惨的了。在沿河路上聚集的群众肃穆沉痛,他们以为那些三个月来刻意奉承“菲奈尔教长”的人们正在关心、爱护和照料着他呢。一些风流雅士和纨袴子弟拥挤在维莱特府邸的客厅和楼道内,他们仍然期望得到伏尔泰的接见和褒奖。然而可怜的老人却被孤零零地弃置在宅院后面的一间小屋里,受着病痛的折磨,堕入绝望的深渊。德妮夫人只留意一件事:截住伏尔泰有时还能向秘书口授的信件,她担心的是怕老人万一撤消了原来的遗嘱!维特莱一个月来也只考虑一件事:怎样处理伏尔泰的遗体,万一教会拒绝把伏尔泰埋葬在教堂墓地里,那么,把他埋葬在何处呢?然而,他们对老人的病情却守口如瓶。他们仍把伏尔泰说的一些怪诞的话和笑话传出来,即使是些胡言乱语,人们也难断定是“谵语还是逗趣”。此外,他们对伏尔泰不加照管,不去爱护。伏尔泰这种悲惨的被遗弃的结局同伫立在窗外的群众对他流露的纯朴感情两相对照,令人感慨万分!唯一对伏尔泰还有点情意的瓦涅埃描述了他目睹的使人非常气愤的情景。他说:“在病房里的一些人既不听从医嘱,也不管病人的哀求,弄得声音嘈杂,就像一群农夫喝醉了酒在打闹一样。垂危的老人不断地喊叫说,要把他折磨死了。”日内瓦人拉克尔先生不顾阻拦,溜进病房,他看见可怜的老人独自走出浴室,冻得瑟瑟发抖,嘟嘟囔囔地埋怨没人照料他。拉克尔先生后来说道:“那时我不敢详细说出伏尔泰先生临终前二十天的孤苦凄惨状况,我怕别人指责我是招摇撞骗。看到当时那种景象,真令人心如刀割,感到痛苦、恐怖!”
伏尔泰抓住特隆尚医生的手,苦苦哀求着,请医生救他一命,他发疯似地说:“可怜可怜我吧,我真是愚不可及!我要是听众了您的忠告,就不会落到这般地步。我会回到菲尔奈,不至于陶醉在这种令人晕眩的烟雾里……我确实是吸了这些烟雾倒楣的!”
后来,伏尔泰嫌恶围着他转的那些人,德妮夫人也不进他的屋子了,只派了个女佣罗歇守在临终老人的身旁,等着听伏尔泰弥留之际亵渎神明的话,以便万一伏尔泰的家人要求举行宗教葬礼,她好用这些话去堵他们的嘴。伏尔泰常常打伤罗歇,有时甚至抡起手杖打,向她头上扔瓷花瓶。老人还不断咒骂人,然而有人却欣赏他暴怒时“优雅和丰富的词句”。伏尔泰疼痛得大声吼叫,他发着高烧,全身灼热,腹内如焚,闹着要跳进“冰水池”;他烧得穿不住任何衣服,赤裸裸地躺在床上。别人把他放到水里,他又挣扎吵闹。他嚷着要水喝,就扑向尿壶想喝尿,他把手浸到尿里,然后放到嘴里吮吸。有人把这可怕的景象告诉德妮夫人时,她只冷冷地说:“怎么?清洁无比的伏尔泰先生平时宁可一天换三次,也不让衣服上有个小污点,现在竟堕落下贱到如此地步!变化真大啊!”伏尔泰有时双手合十,两眼望天,陷入沉思冥想,如果有人突然进去,他便惊醒过来,暴怒着,可怕地痉挛着,蜷缩成一团……
伏尔泰是在5月30日星期六逝世的,那一天晚上十时,洛里和莱埃里两位医生来到馆邸,走进垂死老人的病房,屋里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仆人都不管他了。伏尔泰僵卧不动,脉搏全无,一个医生手持蜡烛走到他跟前,先是轻轻地然后稍重一点揉了一下他的太阳穴,他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让我死吧。”过了一会,他蓦地大叫一声,离开了人世。叫声如此凄厉,差点把女佣罗歇吓死,另一个女看护巴尔迪也吓得病了几个月。伏尔泰去世时,特隆尚医生恰恰到了那里,他后来说:“死得真惨!我一想起来就战栗不已!”
特隆尚医生结识伏尔泰是从1773年给伏尔泰治病开始的。医生写过一句预见性的话,十分奇妙的是这句话不幸而言中,他写道:“如果伏尔泰能如他所愿平安地寿终正寝的话,那我就错了。他过于听任自己情绪的驱使,又摆脱不掉自身的恐惧心理,而且常为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陷于愁苦之中……倘若伏尔泰至死头脑依然清醒,那么他的结局必定惨得很……”
────────
【注释】
① 伏尔泰1760年后定居在菲尔奈,在这里进行政治和社会斗争,菲尔奈成了欧洲舆论中心,同时使伏尔泰赢得了巨大声誉,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译者
②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1776~1785年出使法国,1778年同法国缔结法美同盟。──译者
③ 伏尔泰写的一部悲剧。──译者
④ 十七世纪创立的基督教的一个教派。──译者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雨果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