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正文
  1.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140

概要: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很强有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例如:一个“疑”字,既表示作者的疑惑,也引起读者的疑惑惊讶,引出首联,形象地写出山城春来犹寒的特点。 13、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第三联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浮”“动”二字用得好。明明是自己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浮

从香菱学诗看诗歌鉴赏之“炼字”,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很强有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例如:一个“疑”字,既表示作者的疑惑,也引起读者的疑惑惊讶,引出首联,形象地写出山城春来犹寒的特点。

 13、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第三联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浮”“动”二字用得好。明明是自己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浮动;明明是波光涛涌,浪拍云天,却说天空也为之动荡。一“浮”一“动”,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14、通过其他诗句来提示赏析角度,通过提示某一联来间接提示诗句,不提示诗眼,自己找到过后再来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首联的“物候新”可以说是本诗取景的总括,请你体会在颔联中作者是通过哪两个字来体现“新”字的?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通过“催”“转”两个字。淑气是和煦的春天的气息,黄鸟即黄莺,是早春的物候,诗人用“催”字点明了江南春意早的涵义;晴光是春天的阳光,绿萍指绿色的萍草,用“转”字是说萍草由于春日而变为绿色。

上一页  [1] [2] [3] [4]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陈涉世家》有关资料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