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729次
概要: 有人说刘禅他懦弱,耳根子软,不会用人,也没有骨气,根本就是弱智。诸葛亮不把军政大权交给刘禅,是因为他看懂了刘禅,知道刘禅不中用,所以只好事事亲历亲为。那么,刘禅真的就是一个不中用的弱智吗? 实际上刘禅并不弱智。有证据吗?有。 第一,刘备临终的时候给刘禅有一封诏书,诏书里面提到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什么评价呢?四个字:“智量甚大”,翻译成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前途。如果说刘禅是一个弱智,那岂不等于说诸葛亮说了假话?当然有人说,这是一种善意的假话,刘备因为快去世了嘛,怕刘备不放心,安慰安慰他。但是呢,看当时的情况,也不至于说是“智量甚大”,如果刘禅弱智的话,诸葛亮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安慰刘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
易中天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有人说刘禅他懦弱,耳根子软,不会用人,也没有骨气,根本就是弱智。诸葛亮不把军政大权交给刘禅,是因为他看懂了刘禅,知道刘禅不中用,所以只好事事亲历亲为。那么,刘禅真的就是一个不中用的弱智吗?
实际上刘禅并不弱智。有证据吗?有。
第一,刘备临终的时候给刘禅有一封诏书,诏书里面提到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什么评价呢?四个字:“智量甚大”,翻译成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前途。如果说刘禅是一个弱智,那岂不等于说诸葛亮说了假话?当然有人说,这是一种善意的假话,刘备因为快去世了嘛,怕刘备不放心,安慰安慰他。但是呢,看当时的情况,也不至于说是“智量甚大”,如果刘禅弱智的话,诸葛亮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安慰刘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也就是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这个职务和权力,他一分为二分成了两个人,而且还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这样一种精致的政治安排,难道是弱智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吗?不可能。而且后来蒋琬去世以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自己主政,亲政了,这也不像弱智的人的作为啊。
第三点,延熙元年的时候,北方出了一点事情。按照诸葛亮当年的做法,肯定这个时候蜀国就要北伐了。这个时候刘禅下诏给蒋琬说:这当然是天赐良机了,因为相父的隆中对策已经讲过了,说天下有变我们就要怎么怎么样,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过你也不要轻举妄动,“须吴举动”,看看吴国动不动,要是吴国动了我们也动,我们两国一起动,去打曹魏。那么,这样的一种决策难道是弱智的人做的吗?所以刘禅并不弱智。
那么,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不还政于君呢?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解释是这样的,它的原文是这么说的:“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请相父去做,寡人只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了。接着下面一句话是:“亮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这个“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熟悉。就是诸葛亮也因为刘禅还熟悉行政事务,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治国经验,这才总揽全局。
我这里提出一点儿猜测性意见,我的猜测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诸葛亮是想恢复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就是皇帝作为全国统一的象征,不处理日常的具体的政治和军事的事务;日常的政治的军事的事务由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来叫宰相,由他们来处理,五日一朝。皇帝认可一下,就是让皇帝当橡皮图章。这个制度我称之为虚君实相,皇帝是一个象征,实权在宰相那里。
这个制度我个人认为是中国帝国史上最好的制度。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可以问责的制度。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他讲得也很清楚,请陛下授臣以什么什么之权,如果臣没有做好的话,请陛下问责于臣。这是一种最好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后来给破坏了。那么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人,他是不是考虑到要恢复这样一个西汉初年建立的最好的制度呢?那我也没有证据,没有证据说明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第二个呢,就是任重道远,不敢放手。我们去读《出师表》,《出师表》里面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夫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就是诸葛亮接过了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他的责任心是很重很重的,他深怕有差错,他不敢放手让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去做。这是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呢,就是这个时候的蜀国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这个我们也可以从《出师表》里面读出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话说得非常地严重,危急存亡。表面的理解是,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吴,不怀好意。而益州这个时候,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已经先后去世了,人才匮缺。所以感到很危急。其实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还有一个危急,这就是他们的内部矛盾。蜀汉的问题就在于它内部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并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所以诸葛亮除了要处理好他和后主刘禅的君臣关系以外,他还必须处理好那些来自不同的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集团利益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今天再看《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