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图示法教《孔乙己》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732次
概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用图示教《孔乙己》有以下几点好处: 1、突出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传统方法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大多把孔乙己头一次和末一次喝酒时的变化列表比较,应当说这个方法不差,效果也相当好。但是这两次喝酒毕竟是片断,不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东西,也忽略了介于两次喝酒之间的文字,而且学生的兴致也不会很高。鲁迅先生在谈到“论文”原则时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 是顾及全篇,并要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文集》)从图示系列中可清楚地看出,五幅简图顾及了全篇,作者对孔乙己的整体形象的描写是贯穿在小说始终的。 2、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我用图示法教《孔乙己》,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用图示教《孔乙己》有以下几点好处:
1、突出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传统方法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大多把孔乙己头一次和末一次喝酒时的变化列表比较,应当说这个方法不差,效果也相当好。但是这两次喝酒毕竟是片断,不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东西,也忽略了介于两次喝酒之间的文字,而且学生的兴致也不会很高。鲁迅先生在谈到“论文”原则时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 是顾及全篇,并要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文集》)从图示系列中可清楚地看出,五幅简图顾及了全篇,作者对孔乙己的整体形象的描写是贯穿在小说始终的。
2、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证明,用图示法讲解孔乙己的整体形象时,学生相当活跃。当他们看到第一个简图时注意力就被吸引住了,而且乐意动脑筋,能很快画出第二、四个简图(第三个须经教师提示),当学生轻而易举地板演出第五个简图时,大家都笑了。接着我继续启发学生:“│”是不是孔乙己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回答是否定的)能否从小说本身推断出来并也用简图表示呢?学生回答了“踱到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是他梦寐以求的形象,但他们一时画不出图。于是共同讨论后,教师在“│”的前面画了一张太师椅,上面写个“孔”字,把右边的“乚”向下拉长,组成简图“”,并做了个翘二郎腿的模样。学生们大笑起来。我又和学生讨论孔乙己为啥会有这个梦想,一下子回到严肃的主题上来,明确到他是中了“学而优则仕”的毒,又归罪到那个封建社会了。
3、便于学生复述课文,巩固了学习成果:
六张简图排成一串,我又要学生依次标上六个动词:骑(骑在人民头上)、站、弯、坐、爬、横。几次实践证明,学生看着系列简图复述课文时能把主要内容都概括进去。他们把整体形象(简图)当作“主干”,把小说对孔乙己的其它描写作为“枝叶”,如把服饰、脸色、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的变化装接到有关“主干 ”上。小说中,孔乙己给小孩茴香豆吃,如果无简图就容易被遗忘,而这个情节是孔乙己每况愈下的重要事件。现在有了简图,学生就把这件事装接到“(”上。完整的复述使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和情节,对孔乙己的形象及其变化,也对小说的主题加深了理解。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孔乙己的形象大概来自三个生活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