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叙述语言的语用分析和读解──鲁迅小说《祝福》语言例析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943次
概要:周鲁汪光大 小说叙述语言丰富多样又复杂多变。它可以讲述、显现,也可以评议、抒情,或在结构上过渡衔接。各种流派作法异彩纷呈,作家的身影在作品中或隐或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小说终归是作家以语言为媒介与读者进行交际的手段,是一种“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可能都不仅仅是“以言述事”,而是借助话语完成一定的行为,即“以言做事”。譬如,“这杯咖啡真正是咖啡!”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可能并不表示对“咖啡”真伪的判断,而是表达对它的美味的赞许。语言符号本身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小说叙述语言的语用分析和读解──鲁迅小说《祝福》语言例析,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周 鲁 汪光大 小说叙述语言丰富多样又复杂多变。它可以讲述、显现,也可以评议、抒情,或在结构上过渡衔接。各种流派作法异彩纷呈,作家的身影在作品中或隐或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小说终归是作家以语言为媒介与读者进行交际的手段,是一种“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可能都不仅仅是“以言述事”,而是借助话语完成一定的行为,即“以言做事”。譬如,“这杯咖啡真正是咖啡!”这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可能并不表示对“咖啡”真伪的判断,而是表达对它的美味的赞许。语言符号本身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由于使用者及语境的“意义作用”,常常表现为非对等的关系。小说叙述语言也是如此,它交待背景、讲述故事、描绘画面,表达一种指称性的再现性语义,在这过程中,作家也在委曲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某种认识、判断、赞许、批评,表现自己的某种文化价值取向和喜怒哀乐的感情,对读者施加影响。小说是以客体的再现性语义为中心的,它的主体表现义常常隐蔽在指称再现性语义显现的经验世界的背后。阅读小说,只有联系作品的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透过“述事之言”去把握“言之所为”,把握体会作品表层语义下的主体表现义,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作品的文本意义或主题内容。
下面仅以《祝福》中几个叙述语句试作分析:
一、背景概述与语境情景的酿造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这样开始祥林嫂悲剧故事的讲述。这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旧历的年底对于习惯使用夏历(俗称阴历)的中国人来说,当然是正儿八经的年底,“洁祀祖祢,进酒降神”,按传统习惯,“冬至后三戊腊祭百神”,送旧迎新,祷神祈福的盛大活动便开始了。然而,鲁迅为什么说“毕竟最像”呢?也许这句话应当这样说:
1、旧历的年底到了。
2、旧历的年底是热闹的。
3、旧历的年底终于又到了。
4、旧历的年底毕竟是最热闹的。
但鲁迅不这样说。鲁迅开始讲述故事的这句话显得别扭、生硬,读起来拗口,听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实在的信息。如果把阅读小说视为一种会话方式的话,这就违背了语用学的会话合作原则:如果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则可以认为这句话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鲁迅先生自然不会说一句毫无意义的话。
我们不由联想到类似的一些话语:
1、战争就是战争。
2、雷锋就是雷锋。
3、正宗毕竟是正宗。
4、伪劣产品毕竟是伪劣产品。
这些话语显然都不能从表面意义去理解,它们都是故意对会话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的违反,然而,却因此产生了一种言外之意或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句1表示强调,是说战争必然是严酷的,言外之意是说悲痛无益,表示告诫或慨叹;2、3句并不表示对对象的真假判断,而是表示褒扬和赞许;句4则表达了一种愤慨的态度,表示批评或指斥。这些句子在一定语境中,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情感态度,产生一种言外的语用含义,完成某个具体行为。
鲁迅讲述故事的开场白也是如此。旧历的年底是我国传统大节──春节。习惯上,春节并非单指夏历元旦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新正元宵节为止,其间包括腊八、祭灶、除夕过年等。此过程中诸多祭神祀祖的礼仪活动庄严而隆重,与之伴随的各种习俗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祥林嫂便死在祭灶的夜晚,死在喜庆的爆竹声中。范成大《祭灶词》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欲言事。云居车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送君醉饱登天门,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是送灶王爷上天祈福,以保下界来年平安。所以鲁迅讲述道:“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一年中的好运气的。”“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千百年来,传统的文化习俗少有变化。在鲁镇的芸芸众生祈禳神灵之际,已沦落为乞丐的祥林嫂发出了魂灵有无的疑问,“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她是企盼着神祗的降临,还是怀着希望破灭走向地狱的恐惧?她生于这浓厚的文化历史氛围,死于这文化历史氛围之浓厚,那些“钝响”的爆竹,“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的闪光,种种“新年的气象”,都成了祥林嫂悲剧命运对比鲜明的背景。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祝福》“然而”后面省略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