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祥林嫂不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解读鲁迅小说《祝福》» 正文
  1. 祥林嫂不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解读鲁迅小说《祝福》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273

概要: 捐了门槛,祭祀依旧不许她沾手,处境没有一点改变,遭遇更为恶劣。她被鲁四老爷驱逐出门,沦为乞丐。她在人世间已走投无路。在实际生活感受中,她又有了“疑惑”,这就是究竟有无天与灵魂地狱的第三次“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当然称不上伟大的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只是反映出她生亦难、死亦难的困境,流露出她“希望其有”、“希望其无”的矛盾心理,表达“末路人的苦恼”,谈不上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彻底决裂,更谈不上和封建礼教、封建“四权”的自觉斗争。 但是,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苦闷,一次又一次疑惑,表明祥林嫂虽没有觉悟,却有不小的进步。这“最后的疑惑”虽不能评价过高,却也不能视而不见。这里,还要注意作品中一句话:“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祥林嫂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纯朴憨厚的山村妇女,后来,在鲁镇,在鲁四老爷家中,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愚弄。“急得流泪”,“求捐门槛”,就是例证。

祥林嫂不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解读鲁迅小说《祝福》,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捐了门槛,祭祀依旧不许她沾手,处境没有一点改变,遭遇更为恶劣。她被鲁四老爷驱逐出门,沦为乞丐。她在人世间已走投无路。在实际生活感受中,她又有了“疑惑”,这就是究竟有无天与灵魂地狱的第三次“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当然称不上伟大的疑惑。这最后的疑惑,只是反映出她生亦难、死亦难的困境,流露出她“希望其有”、“希望其无”的矛盾心理,表达“末路人的苦恼”,谈不上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彻底决裂,更谈不上和封建礼教、封建“四权”的自觉斗争。

  但是,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苦闷,一次又一次疑惑,表明祥林嫂虽没有觉悟,却有不小的进步。这“最后的疑惑”虽不能评价过高,却也不能视而不见。这里,还要注意作品中一句话:“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祥林嫂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纯朴憨厚的山村妇女,后来,在鲁镇,在鲁四老爷家中,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愚弄。“急得流泪”,“求捐门槛”,就是例证。当时,她轻信柳妈再嫁有罪说、阴司地狱论;现在,她“疑惑”了。她虽然没有彻底否定鬼神,对“信鬼”却发生了动摇。可贵的是,她在鲁镇照例相信鬼的人们中,首先有了一点动摇。从她捐门槛前“非常苦闷”看,从她捐门槛后对“相信鬼”的“疑惑”看,她也没有严重封建贞节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怎么就说她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呢?
 

  (陈德滋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语文高级讲师)

    ──原载《现代语文》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相煎何太急──《祝福》中柳妈形象之我见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