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教学设计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正文
  1.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2. [05-11 16:09:40]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473

概要: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3届高考文科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新课标——回归教材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名称 不等式 名称 不等式对称性 (充要条件)传递性可加性 (充要条件)同向不等式可加性:异向不等式可减性:可乘性同向正数不等式可乘性:异向正数不等式可除性:乘方法则开方法则倒数法则常用结论 (充要条件)注:表中是等价关系的是解、证明不等式的依据,其它的仅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依据.典例:1)对于实数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②③⑥⑦⑧ .2)已知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 .2、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3届高考文科数学不等式复习教案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课标——回归教材

  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名称 不等式 名称 不等式

  对称性 (充要条件)

  传递性

  可加性 (充要条件)

  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异向不等式可减性:

  可乘性

  同向正数不等式可乘性:

  异向正数不等式可除性:

  乘方法则

  开方法则

  倒数法则

  常用结论 (充要条件)

  注:表中是等价关系的是解、证明不等式的依据,其它的仅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依据.

  典例:1)对于实数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 ;② ;

  ③ ;④ ;⑤ ;

  ⑥ ;⑦ ;⑧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②③⑥⑦⑧ .

  2)已知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 ,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2、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典例:1)设 ,比较 的大小

  答案:①当 时, (在 时取“=”);

  ②当 时, (在 时取“=”);

  2)已知 ,试比较 的大小.( 答: )

  3)设 , , ,试比较 的大小(答: );

  4)比较1+ 与 的大小.

  答:当 或 时,1+ > ;

  当 时,1+ < ;当 时,1+ =

  5)若 ,且 ,比较 的大小.(答: )

  3.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典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B )

  A. 的最小值是2 B. 的最大值是

  C. 的最小值是2 D. 的最小值是 ;

  2)若 ,则 的最小值是 ;

  3)已知 ,且 ,则 的最小值为18;

  变式①:已知 ,则 的最小值为 18 ;

  ②:已知 ,且 ,则 的最大值为 1 ;

  ③:已知 ,且 ,则 的最小值为 9 ;

  4.常用不等式有:(1) 当 时取=号)

  (2) 当 时取=号)

  上式从左至右的结构特征为:“平方和”不小于“和平方之半”不小于“积两倍”.

  (3)真分数性质定理:若 ,则 (糖水的浓度问题).

  典例:若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放缩法.

  比较法的步骤是:作差(商)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等手段变形判断符号或与1的大小,然后作出结论.)

  常用的放缩技巧有: (右边当 时成立)

  典例:1)已知 ,求证: ;

  2)已知 ,求证: ;

  3)已知 ,且 ,求证: ;

  4)若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

  5)若 ,求证: ;

  6)求证: .

  6.常系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图象法

  步骤:(1)化一般形式: ,其中 ;

  (2)求根的情况: ;

  (3)由图写解集:考虑 图象得解.

  典例:解不等式 .(答: )

  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思维的转换过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三个二次”关系是核心,即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定值端点(非正负无穷大)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根(零点).

  典例: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解关于 的不等式 .(答: )

  7.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标根法:

  其步骤是:(1)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

  (2)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奇穿偶回);

  (3)根据曲线显现 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典例:1)解不等式 .(答: 或 );

  2)不等式 的解集是 ;

  3)设函数 、 的定义域都是 ,且 的解集为 , 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1] [2]  下一页


Tag: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2017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复习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