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正文
  1. 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2. [11-19 18:08:46]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新课程标准   阅读:8875

概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改革目标呢?笔者认为,这是与时代进步和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本文根据上述精神,对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问题谈点初步认识。一对数学教育改革历史的简单回顾数学教育改

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标签:新课程标准,http://www.85jc.com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改革目标呢?笔者认为,这是与时代进步和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本文根据上述精神,对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问题谈点初步认识。
一对数学教育改革历史的简单回顾
数学教育改革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数学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但需要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教育领域的革命是不可取的,因为“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结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2]。因此,回忆一下上个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未来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际上经历了三次大的数学课程改革运动。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史称“克莱因—贝利运动”。19世纪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那个时代的科学和生活需要,也不能适应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进行数学教育改革。为此,英国数学家贝利提出“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应用”的改革指导思想;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教材、方法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近代数学和教育学的新进展,不断进行改革。克莱因还提出了改革的方针: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选取和排列教材;融合数学各分科,密切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过分强调数学的形式训练,应当强调实用方面,以便充分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数学观察的能力;以函数概念和直观几何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3]显然,这些主张与我国目前数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改革思想是非常相似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数学教育改革中的“钟摆现象”。这次改革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张从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转移到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兴趣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教学原则出发,认为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遍及世界,而且至今也还存在。由于过分强调了学校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实用,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起点,导致学校教育中知识质量的下降,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等外部原因,这场改革运动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中叶,史称“新数运动”。20世纪中叶是冷战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提供了条件。世界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赢得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是培养各种掌握先进科技的人才。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这次改革,指导思想属于“精英教育”,认为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数学家、科学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哲学思想,认为数学学科存在一系列基本结构,把这种结构以及数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时,可以使教学获得最好的结果。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4]在内容和结构上,“新数学”提倡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感到像一名数学家那样,不仅使用他的工具,还要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仅只体验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要体验从事数学活动的快乐。因此,在教学目标上,把科学方法,如“探究”、“问题解决”、“发现法”和“学科研究方法”等作为主要目标,提出数学课程“不仅要反映出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要反映出理解知识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性质”。[5]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而是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布鲁纳提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6]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初中数学新课程新理念
《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