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语文辅导《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正文
  1.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2. [11-17 19:45:44]   来源:http://www.85jc.com  八年级语文辅导   阅读:8927

概要:师:这样吧,我们来个探究考证。(投影显示“探究考证”)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学生查词典,举手回答)师: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生11:可以查资料。生12:可以实地考察。生13:可以拜访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向他们请教。师:同学们真有办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的方法,分组考证问题,得出结论。(生分组探讨,师巡视。然后生汇报考证的结论)生14: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课文的阅读提示中说“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可见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生15:我也认为桃花源不存在,历史上东晋时代战乱不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自由、美好的地方。生16:我认为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一千多年前呢?生17:人迹罕至的地方可能有,但那里一定闭塞,如果有人生活,也一定野蛮、落后,不可能像陶渊明写得这么美好。生18:我认为有可能存在。桃花源中的人生活并不是很时髦很前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标签:八年级语文教学,http://www.85jc.com

  师:这样吧,我们来个探究考证。(投影显示“探究考证”)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学生查词典,举手回答)

  师: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

  生11:可以查资料。

  生12:可以实地考察。

  生13:可以拜访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向他们请教。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的方法,分组考证问题,得出结论。

  (生分组探讨,师巡视。然后生汇报考证的结论)

  生14: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课文的阅读提示中说“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可见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生15:我也认为桃花源不存在,历史上东晋时代战乱不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自由、美好的地方。

  生16:我认为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一千多年前呢?

  生17:人迹罕至的地方可能有,但那里一定闭塞,如果有人生活,也一定野蛮、落后,不可能像陶渊明写得这么美好。

  生18:我认为有可能存在。桃花源中的人生活并不是很时髦很前卫(众笑),只是民风淳朴、没有压迫;再说,“太元”的年号、刘子骥等都是历史上存在的。

  生19:我认为不存在。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幻想的“乌托邦”,他之所以写真实的年号、真实的人,只是为了增加真实感。(众鼓掌)

  师:他提到了“乌托邦”这个词,我解释一下。1516年,英国人莫尔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岛上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跟桃花源差不多。你的知识真丰富!(众笑)

  生20: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出矛盾的或者说是令人不解的地方。文中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的人几百年与世隔绝,服装怎么可能和外面的人一样呢?陶渊明是个大文学家,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众笑,鼓掌)

  师:他读书真是仔细,有主见!

  生21:桃花源几百年不与外界交往,村中的人通婚的一定很多,长此以往,近亲结婚,按照遗传学的规律,村中的人岂不是自然消亡了吗?所以我认为桃花源不存在。(大家还在争执不下)

  师:你们班最有权威的同学是谁?(学生一致推荐班长)说说你的见解。

  生22:恐怕很难下结论吧!我想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如果让我发表个人的意见,我认为桃花源不存在,它只是寄托了陶渊明的理想,也反衬了现实的黑暗。(众鼓掌)

  师:说得真好,不负众望!大家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以后可以继续研究。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以上是www.85jc.com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全部内容。

上一页  [1] [2] [3] 


Tag:八年级语文辅导八年级语文教学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八年级语文辅导

上一篇:《陋室铭》教学反思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