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语文阅读鉴赏题之散文中的“化境”» 正文
  1. 语文阅读鉴赏题之散文中的“化境”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389

概要:作者:内蒙古 林玉春 我们指导学生在鉴赏散文作品时,特别是有写景的散文,往往从情景关系入手赏析。或是作者借景抒情,或是寄情于景,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其他的情景交融方式。但是二者是具体怎样有机融为一体的,二者的契合点到底在哪,分析却往往不到位。 情和景,从概念上来说是两回事,但在一些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抒情和写景,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决非径润分明、平分秋色的.诚然我们在阅读一些散文佳作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但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或喜或忧、或痛或悲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换言之,优秀的作家们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从而有别于一般人的平庸之作.能从景物描写中读出情感来,这就告诉我们:散文作品中首先是有“情”,大凡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情”之所驱,“情”之所致.作为写作、创作作品的主体的人(作家,或者我们自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感情载体.他的感情影响他甚至左右他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本来静止的、无意义的景物到了他的眼里,都似乎成为某种感情的体现者、某种

语文阅读鉴赏题之散文中的“化境”,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作者:内蒙古 林玉春

我们指导学生在鉴赏散文作品时,特别是有写景的散文,往往从情景关系入手赏析。或是作者借景抒情,或是寄情于景,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其他的情景交融方式。但是二者是具体怎样有机融为一体的,二者的契合点到底在哪,分析却往往不到位。

情和景,从概念上来说是两回事,但在一些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抒情和写景,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决非径润分明、平分秋色的.诚然我们在阅读一些散文佳作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但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或喜或忧、或痛或悲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换言之,优秀的作家们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从而有别于一般人的平庸之作.能从景物描写中读出情感来,这就告诉我们:散文作品中首先是有“情”,大凡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情”之所驱,“情”之所致.作为写作、创作作品的主体的人(作家,或者我们自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感情载体.他的感情影响他甚至左右他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本来静止的、无意义的景物到了他的眼里,都似乎成为某种感情的体现者、某种希望的寄托者,某种思想的象征者.这些自然界的景物经过人们的头脑这座“感情的加工厂”加工后,落到纸上便成了一种带感情、感倾向、带个性的“活物”了.这就是优秀作家们创作的散文作品之所以优美隽永、耐人回味的原因所在。

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是说作家们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总要把自己储存在心灵里的情感融入到自己所要描写的自然景物中去,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作者所观察到的景物是按照自己独特的情感角度去欣赏的,景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客观的,但更是情感的。景物的特征是按照作者的情感角度得到强化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别于我们平时所见的,读后我们才会感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更美。

孙绍振在他的《文学创作论》提到的“化境”,说的就是在想象中主观心灵的储存和客观生活的特征能够自由地交流,就像巴尔扎克在《法齐诺·加奈》的《前言》中描述的:

当我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我能够使自己处于他的地位(按:这里指郊区的工人),过着他们的生活……听着这些人谈话,我就能(深深地)体会他们的生活,仿佛自己身上就穿着他们那身破旧不堪的衣服,脚上就穿着他们那双满是窟窿的鞋子;他们的欲望,他们的需求,这一切都深入我的心灵,我的心灵和他们的心灵已经融而为一了。

这里说的“心灵融而为一”是深刻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思想与思想的相通,而且是感情与感情相溶。而感情并不是完全属于意识的领域,也包括无意识的领域。感情相溶,就意味着意识与无意识都能互相渗透,想象才能毫无阻滞,进入一种自由的天地,只有这样作家才不仅仅是在观察而且是在体验。到了这种境界,巴尔扎克才能使“自己脱离自己的一切习惯,变为另外一个人”。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他感到那里的明月、清风、白露、江水等等都是他可以倾诉心中苦闷和喜悦的对象,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它们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进而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洒脱旷达的心胸和眼前之景,融而为一,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天地,同时自己也异乎平常的自己,羽化而登仙。

依据上面提到的“化境”规律,我们再来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独自一人去荷塘散心,因为自己白天被世事所累,身心疲惫不自由,作者有了这样的心灵储存,走在小煤屑路上,就感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压抑的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宣泄,随之作者把这里的荷塘、月色等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并与之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自己“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自己也像“到了另一世界里”,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不再纯是现实中的,而是经过作者情感加工过的“荷塘月色”了,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片天地。所以作者为了追求“独处后的自由”便与无边的荷香月色融而为一了。在与荷香月色的心灵交流中,感受到了独处后自由的淡淡喜悦。

[1] [2]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能力梳理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