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美管窥» 正文
  1. 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美管窥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368

概要: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好看!”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黑色,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的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牛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牛,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牛是硬甲壳虫,在甲虫里可能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牛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牛卖。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北京管这个大力士好像也叫做独角牛。学名叫什么,不知道。 磕头虫

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美管窥,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好看!”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黑色,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的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牛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牛,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牛是硬甲壳虫,在甲虫里可能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牛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牛卖。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北京管这个大力士好像也叫做独角牛。学名叫什么,不知道。

磕头虫

我抓到一只磕头虫,北京也有磕头虫?我觉得很惊奇。我拿给我的孩子看,以为他们不认识。

“磕头虫,我们小时候玩过。”

哦!

磕头虫的脖子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大的劲,把它的肩背按在桌面上,它就吧嗒吧嗒地不停地磕头。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运一会儿气,脖子一挺,就反弹得老高,空中转体,正面落地。

蝇虎

蝇虎,我们那里叫做苍蝇虎子,形状略似蜘蛛而长,短脚,灰黑色,有细毛,趴在砖墙上,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蝇虎的动作很快,苍蝇落在它面前,还没有站稳,已经被它捕获,来不及嘤地叫一声,就进了苍蝇虎子的口了。蝇虎的食量惊人,一只苍蝇,眨眼之间就吃得只剩一张空皮了。

苍蝇是很讨厌的东西,因此人对蝇虎有好感,不伤害它。

捉一只大金苍蝇喂苍蝇虎子,看着它吃下去,是很解气的。苍蝇虎子对送到它面前的苍蝇从来不拒绝。苍蝇虎子不怕人。

狗蝇

世界上最讨厌的东西是狗蝇。狗蝇钻在狗毛里叮狗,叮得狗又疼又痒,烦躁不堪,发疯似的乱蹦、乱转、乱骂人——叫。

(选自《广州日报》2012年2月2日)

【思考题】

⒈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⒉细读“花大姐”这一节,简要说说这一节构思之美体现在哪里?

⒊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语句内涵的情感。

⑴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⑵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⑶哦!

【参考答案】

⒈本文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结构文章,文章总题为“昆虫备忘录”,正文部分由“复眼”“花大姐”“独角牛”“磕头虫”“蝇虎”“狗蝇”这七个小标题组成,各分写一种昆虫;写各种昆虫,并不面面俱到。而纯粹由自己的兴致、情感的牵引而自由抒写,随意之间,展露真性情。文章在介绍昆虫的特点中,流露出真挚而细腻的感情,这其中有对充满童真的好奇,有童心烂漫的欢喜,也有不加掩饰的憎恶,丛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⒉“花大姐”这一节构思之美体现在于充满童趣的新奇的想象。作者把“花大姐”(瓢虫)比作是上帝做给他小外孙女儿的玩具。作者在本节中运用虚拟问答来写出“瓢虫”的“精致”的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最漂亮的昆虫的由衷喜爱之情。

⒊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瓢虫的喜爱,即便这种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是一种害虫,但作者都难以生出恨意,甚至建议它们迟迟蚜虫,可见出作者的仁心与童趣。⑵用“家伙”“霸王”戏称“独角牛”,突出“独角牛”这种昆虫力气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好奇与喜爱之情。⑶这个独字句,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起先以为孩子们不认识“磕头虫”,急切地也想让他们来认识一下;之后,孩子们说小时候玩过了,他内心又舒缓、平静了下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思考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陋室铭》与《苦斋记》比较赏析
《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美管窥》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