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精妙的写人艺术
-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400次
概要:江苏省滨海市三中陆可爱 福楼拜是19世纪欧洲文坛上著名的大文豪,他热情大方,和蔼可亲,博学睿智,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以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了一次周末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大文豪的形象,他们富有睿智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思索的身影、深邃的目光,栩栩如生,如见其人,他们富有智慧的谈话、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历历在目,如临其境。 这篇写人的文章就像一部电视剧精彩纷呈。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精妙的写人艺术,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江苏省滨海市三中 陆可爱 福楼拜是19世纪欧洲文坛上著名的大文豪,他热情大方,和蔼可亲,博学睿智,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以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了一次周末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大文豪的形象,他们富有睿智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思索的身影、深邃的目光,栩栩如生,如见其人,他们富有智慧的谈话、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历历在目,如临其境。
这篇写人的文章就像一部电视剧精彩纷呈。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从“第一个到来的”屠格涅夫、到“过了一会儿”来的都德、到“接着来的”左拉、到主人福楼拜下楼,把四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各具形态,主次分明,显示了作者描写人物的精妙艺术。
抓住特点,勾勒形象。屠格涅夫等人都是当时的著名文豪,其个性特征极为明显。作者几乎只用短短的几句话,他们的举止、神态,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他们的性格特征便呼之欲出。比如写屠格涅夫,开始一句就是:“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屠格涅夫的气质就显露出来。再看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言不甚多,都德的肖像便被勾勒了出来。又以写左拉为例,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突出个性,勾画语言。作者对文豪们谈论的具体内容,只是作一般性的概述,着重描写他们谈论的声调、仪态,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写都德,“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这里有三句话,第一句讲述谈论的内容,第二、三句讲述谈论的语调、情态,以及谈论中显示的才能。再如写屠格涅夫,“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仅从语调一个方面来描写,但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惟一引用话语的是左拉,“可是……可是……”显示性格的内向、心里的犹豫,以及一时激动出现语塞的窘迫。
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比如肖像描写时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个人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左拉 “不漂亮”;都德则“很漂亮”。行动描写时都德的行动是一笔带过,福楼拜和左拉的写得最详。福楼拜是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又如同写发须时,各自特点更为突出,发须型式、色彩、长短,还有与其他五官的搭配等,都彼此互别,而且写得精细、生动。写福楼拜,“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写都德,“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写左拉,“在他那很发达的前额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
有详有略,点染动作。左拉是坐相比较特殊,两个“歪”字显示其人的动作特点,也多少显示性格特点;都德有一个有特征性的动作,“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准确细致;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文章最后两段聚焦于他,写了他不少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作为房屋主人、文学沙龙主人的风度、气势、胸怀。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写作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