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二、难点精讲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思想感情层层递进。
这首赠答诗的思想感情层层递进,如波涛翻滚。诗的开篇叙述了自己坎坷的身世,充满悲愤的情调;紧接着的三、四句又染上了怀念亡友、悲叹世事的感伤色彩;五、六句从消沉的情感中突然振起,对新生活充满着憧憬,结尾两句,更是掀起感情的高潮,精神抖擞。由于情绪的步步高涨,使全诗表达悲愤之情而不显得浅露,带有伤感色彩而不显得低沉,抒发昂扬的斗志而不显得空洞。
2、《过零丁洋》──语势磅礴,精心锤炼。
这首诗格调慷慨,语势磅礴,而且字斟句酌,精心锤炼。特别是第二联(即五、六两句),巧借谐音,表达了诗人惶恐、孤苦零丁的艰难处境,是绝妙的对偶句。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振聋发聩的千古绝唱,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为民族事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蕴丰富。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传唱不已的佳作。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想象、设问抒发了词人的情怀。上片从问月到赏月,由向往月宫到月下起舞。下片从赏月到问月,由月难常圆到人难常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词中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神奇美好的月色,可以说是一首中秋咏月的词章。作者又饱含情感笔墨,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并把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化作美好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开朗乐观、豁达豪放的情怀,又可称得上是一首佳节倍思亲的抒情篇章。
4、《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古抒怀,精练严谨。
这支散曲的前三句写景,是实写,后面都是借古抒怀,抒发感想,但这感想紧紧地贯穿于追念古事之中。全曲显得精练严谨。
三、写法精讲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巧用典故为我所用。
“闻笛赋”出现在“怀旧空吟”四字之后,是作者巧用典故,为我所用。本来是向秀闻笛声不胜感慨而作赋,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悼念,而刘禹锡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不在了,他只能“空吟闻笛赋”去怀旧,表达对老朋友的深切怀念。“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他因观棋,斧子把都烂了,回村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刘禹锡是以王质相比说自己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的模样了。用此典故既暗示贬谪时日之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怅然与生疏的感觉。
2、《赤壁》──点评历史,委婉曲折。
诗人不从正面写周瑜如何通过火烧战船打败曹操,而从反面落笔,指出假使当时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结局就会改变。表达了诗人对古事的追忆和看法,诗人在此是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诗人是在用形象思维委婉曲折地点评历史,通过二乔形象的典型意义表达对历史事件的严肃议论,“东风……铜雀”句,其词微以婉,其论深且远,是千古佳句。
3、《山坡羊•潼关怀古》──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作者以拟人手法写景,山河都赋予人的性灵,山峰好像有意凝集成的,河水好像正在发怒。这样为表现下面天怒人怨的潼关路上的景象,作了生动形象的铺垫。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