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1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4分) ①才美不外见 _____通_____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4分) 16.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0题。(1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0题。(12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晏如也( ) ②造饮辄尽( ) ③兹若人之俦乎( )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根据课文内容填写。(2分)
①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②全文的中心句是:
20.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
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
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1--24题。(14分)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⑥量:度量,气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不喜记人过 (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 )
③蒙正遽止之 ( )
22.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3分)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4分)
A:
B:
2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4分)
四、写作(40分)
品味下面一首小诗,以“攀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世界,充满七色阳光
人生,充满美好向往
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
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huáng míng lì qīn zhù pù 2.C 3.D4.B5.D
二、6.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7.万无一失
8.①用“无力地”不简洁,属重复修饰。删去“无力地”,更为简洁。
②“落下地来”与“棉絮一样”的雪花的姿态不很协调;改为“四处飘落”更为贴切和形象。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