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搞好协调出合力,是成事之基石。“事在人为”,凝聚众人,才能干大事。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团结协作的现实重要性。“人心齐,泰山移”。班子思想统一、团结协作好,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回顾近年来,系统上下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做法:一是风格出合力。不争主角,甘当配角,不做拆台事,多做补台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二是沟通出合力。班子成员之间,上下部门之间,互通情报,主动沟通,交流情况,坚持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原则,解决“一盘散沙”现象,努力形成共同的语言。三是情感出合力。“有钱难买六月雪”。同志之间多一点人性化的情感投入,少一些金钱调动积极性。用感情凝聚合力,以合力推动事业。3、抓好落实出成果,是成事之关键。最好的创意,最好的思路,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作基础,任何事业都难以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就是这个道理。人的一生中,很多事情,有时错过一时,很可能就错过了一生;有时决策一次失误,很可能就葬送了一生前途;有时一时的行动犹豫迟缓,很可能永远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当前,在抓工作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纠正的现象,而要抓好落实,
厚德载物 修身求真 务实立业,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物我两忘──—做成功的“官”
做好人难,做一个“好官”就更难。我认为,做一个成功的“好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素质:
1、要有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就思想境界而言,先公后私难能可贵,公而忘私层次提升,而大公无私则是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竭力防止现在官场上某些人“职务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大,胸怀越来越小”不正常的反差现象,不断追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境界之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领导素质,干部升迁中往往无可争辩地印证着这样一种规律,气度越大,品位越高,前程越好,职位也越高。“心底无私天地宽,大公无私肚量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么一些人,为一件小事,一己之得,甚至一句闲话,而同他人斤斤计较,甚至反目为仇,搞得两败俱伤,追悔莫及,教训深刻。故在待人处事上,要有容人、容事、容话的度量和胸怀。
境界之二:推功揽过,敢于负责。其实班子内副职对正职,没有多少苛求,无非是二条;一是有点子,出思路,想办法:二是有担子,出了问题,敢于揽过,敢于挑担,敢于负责。有了成绩,要归功于集体。推功揽过,是干部应有的一种境界。
境界之三:以诚相待,甘做人梯。事业需有后来人。应当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老同志甘为人梯的宽阔胸襟,乐做铺路石。现在有种比较普遍现象,原来的下属,因工作需要、结构需要,成了自己的领导,甚至是直接领导。自己作为下级,就应摆正位置,以诚相待,鼎力相助,促进发展。
“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境界是一个人性格、能力、气质的综合反映,是其知识积累,品德修养和意志磨砺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潜移默化起作用的道德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远远超过“权力”力量。因此,要做一个成功之官,做一个好官,必须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
2、要有一套擅长的领导艺术。毛主席说过主要领导的职责主要是二件事:一是出思路,定方向;二是选人才,配班子。而要学会领导艺术,宜把握以下四点:一要扬长避短。在一个单位,有的人能力强些,有的人能力弱些,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但是同是一个单位,同是一批人,同样的工作条件,然而换了一个领导,面貌就大不一样。其关键是领导艺术问题。如果领导在用人问题上能做到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为其才,就能出战斗力、凝聚力,就会发挥整体的合力作用,推进事业的发展。二要官有所“畏”。就是要使为官者,头上有一个“怕”字,心中有一种忧患意识。“官畏”可分二类:一种是畏己之官,怕失位子、失面子、失票子,为私事考虑的;另一种是畏公之官,怕辜负组织重托,群众期望。我们要的是畏公之官!“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上级对下级要适度造成一种压力、一种担子,形成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下级就不会有惰性,最终能从干部身上激发出一种内在的鞭策和动力,成就千秋大业。三要当断则断。“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这是一条很重要的领导艺术。作为一把手必须做到坚持集体决策,按规范程序行事。同时要敢于负责,看准了的事要大胆拍板,决不能优柔寡断,耽误决策。当然,一把手的“敢断”精神来源于对群众路线、方针、政策和上情的准确把握,来源于对基层群众意愿的充分了解,来源于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而不是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四要讲究“策略”。策略,既是一种工作思路,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列宁的“退一步进二步”、毛泽东的“统一战线”、邓小平的“韬光养晦”都是讲策略、成大业的典范。策略多种多样,“内外有别,内紧外松”,这是有利营造工作环境的策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解决主要矛盾的策略;“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是从全局取胜的策略;“欲速则不达”,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策略;“惩前毖后”、“杀鸡儆猴”是监督管人的策略。工作中讲究策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领导艺术,是深谋远虑的结果。在具体应用时,必须“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一事一用,融合贯通”。一时一事或许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事到成时方知晓!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