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 正文
  1. 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265

概要: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张坂中学张益洪 初中语文第五册所选的鲁迅小说《孔乙己》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小说中关于“钱”的细节描写却很少为广大教师注意。 任何细节都是为描写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孔乙己》中“钱”也是这样,为了更广泛而深刻地表现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及其悲剧特点,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钱”的细节描写就出现了,而且出现“钱”的次数相当多。小说在安排情节时,大抵构思了三条线索:一是描绘了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咸亨酒店反映出的“金钱万能”的黑暗社会;二是从孔乙己前后几次买酒喝的描写中,一步步显示了他的穷途末路;三是

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张坂中学 张益洪       初中语文第五册所选的鲁迅小说《孔乙己》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小说中关于“钱”的细节描写却很少为广大教师注意。

  任何细节都是为描写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孔乙己》中“钱”也是这样,为了更广泛而深刻地表现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及其悲剧特点,随着故事情节发展,“钱”的细节描写就出现了,而且出现“钱”的次数相当多。小说在安排情节时,大抵构思了三条线索:一是描绘了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咸亨酒店反映出的“金钱万能”的黑暗社会;二是从孔乙己前后几次买酒喝的描写中,一步步显示了他的穷途末路;三是以酒店掌柜几次清理账目时所说的话,最终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下场。这三条线索,就是用“钱”这一细节串起来的。

  小说开篇就写道:“……每每花四文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碗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莱,……”

  这里的“四文”、“十文”、“一文”、“十几文”,不但说明了如今物价飞涨,市面萧条,而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喝酒的人有两帮,即劳动者的“短衣帮”与非劳动者的“长衣帮”。“短衣帮”因为缺钱,只能“靠柜外站着”喝酒,“长衣帮”则相反,因为有钱,可以“要酒要莱,慢慢地坐喝”。

  全段贯穿一个字:“钱”。“钱”在这里主要起三个方面作用:第一,揭示了这个社会的本质是金钱主宰一切。正是这个“金钱万能”的特定环境,为孔乙己的从出场到最终归宿,作了厚实的而且是必要的铺垫;这样写,对以后孔乙己的性格的表现,小说主题的深入,都是有好处的。第二,以钱划线,鲜明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正因“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所以人们“载驰载驱,唯钱是求”。这样写,不仅对下文酒店掌柜等人拼命搜刮的可耻行径作了交代,而且也对孔乙己为什么总是跷望于“长衣帮”,始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的性格作了侧面的答复。第三,在“四文”与“十几文”的差别之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对于表现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对于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是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正是孔乙己所处的环境,使他的许多所作所为显得可笑,而实际上是可悲的。小说用了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孔乙己来到酒店,虽然只能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但那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而“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尤其是孔乙己两次亲手交钱买酒的细节,写得细致而动人,值得作者分析。

  第一次,小说这样写着──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里,一方面写出了孔乙己的可笑而复可怜,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孔乙己的确有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他用不屑一顾的神态回敬众人,而且用了一个“排”字,可谓尽力表现了此时的孔乙己的地位;他能买两碗酒,还外带一碟茴香豆,并且是现钱,不曾赊酒挂帐。这时候孔乙己确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时代是不允许他这样下去的,果然,不久他再去买酒时,境遇就大不如前了。

  小说里又这样写着──

  “一天的下半天,……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又黑,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1] [2]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谈小说《孔乙己》中构思的视点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