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一语文知识《包身工》有关资料» 正文
  1. 《包身工》有关资料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知识   阅读:8761

概要: 三、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最能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谈论“数字”作用的同学说: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恶劣行径的当属一系列数字:不到两万、三十年后、六个、五个、二十五万个、三千张、八千工人、一千二百万的资金,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恶和没有人性,他们赚取了工人们的血汗钱,把她们当做了罐装的劳动力,作者对此表示深恶痛绝。我们应从此体会作者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句子分析的同学说:“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引号作用:在此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子分析:“罐……”是指封闭式的,形容包身工自由丧失的程度。“安……

《包身工》有关资料,标签:高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三、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最能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谈论“数字”作用的同学说: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恶劣行径的当属一系列数字:不到两万、三十年后、六个、五个、二十五万个、三千张、八千工人、一千二百万的资金,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恶和没有人性,他们赚取了工人们的血汗钱,把她们当做了罐装的劳动力,作者对此表示深恶痛绝。我们应从此体会作者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句子分析的同学说:“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引号作用:在此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子分析:“罐……”是指封闭式的,形容包身工自由丧失的程度。“安……”是对包工头及老板而言的,因为包身工无从接受革命思想,这是帝国主义惯用的一种手段。

  主题分析组的同学说:文章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上海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并且为后人留下资料,去剖析当时的社会现状。这篇成功的报告文学让人记忆深刻,也让社会震惊!

  纵横比较研究组的同学说:据一则新闻报道,上海有一家日资企业违反法律,公然招用童工。在偏僻的路段上,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厂家,忙碌的工作车间里,有着不少稚嫩的面孔,大多数是14岁至18岁的初中未毕业的少年,他们一天12到16小时的高负荷的劳动和4个月50元的工资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悲惨的世界,老板赚取了他们的血汗钱,把他们当做了罐装的劳动力,肆无忌惮地压迫和利用,我们可以想像,不知又将有多少个‘芦柴棒’出现。

  尽管同学们的陈述还有些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的适当指点,如同学们谈到现代“契约童工”的时候,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是迫于生计、暴力,固然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仅此是不够的,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孩子们有的迫于生计,弃学求生;有的因父母眼红,辍学挣钱。法律意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无法有效保护自己;同时,由于人数的众多,老板有大大的挑选余地,这样现代“包身工”也就应运而生了。同学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是解决现代包身工问题的最佳途径?”


四、教学启示

  1、同学们在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组织观点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正如上海的一位专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这个“自主定题”“自主研究”的学习过程:如果把学习比做摘苹果,我们关注的不仅是苹果是否摘到,更关注的是摘苹果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对怎样摘到苹果有切实的体验。这是一种意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同学们在学到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了,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基础教育的语文之树。同学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投入了关注,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在这次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熏陶。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懂得了如何化资料为我所用的原则。

  4、尤其重要的是同学们明白了一件事:语文课可以这样上、这样学,同学们可以自己作课堂的主角,激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思路。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漫谈《包身工》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