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综合知识高中语文如何巧用对仗解词释句» 正文
  1. 高中语文如何巧用对仗解词释句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954

概要: 例14.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析]“天”与“父母”、“始”与“本”分别相对,都为名词。其中“始”与“本”为近义词,可以译为“起源”“本源”等。 例15.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析]“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这是由8个名词组成的两组并列短语,不仅在句间相对,而且在句中也分别相对。其中“劳”与“苦”、“倦”与“极”,“疾”与“痛”、“惨”与“怛”一一相对,可以分别释为“劳累、辛苦、疲倦、困惫”和“疾病、疼痛、凄惨、悲痛”。从句法上看,作状语,当译为“在……的时候”。 例1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析]“信”与“忠”相对,名词,分释为“诚信”、“忠贞”。“疑”与“谤”相对,动词,分释为“怀疑”、“诽谤”。“见”与“被”互文,同义互训。两句均为被动句,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 例17.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析]“上”、“下”、“中”相对,可以释为“远古”、“近古”、“中古”

高中语文如何巧用对仗解词释句,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例14.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析]“天”与“父母”、“始”与“本”分别相对,都为名词。其中“始”与“本”为近义词,可以译为“起源”“本源”等。

例15.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析]“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这是由8个名词组成的两组并列短语,不仅在句间相对,而且在句中也分别相对。其中“劳”与“苦”、“倦”与“极”,“疾”与“痛”、“惨”与“怛”一一相对,可以分别释为“劳累、辛苦、疲倦、困惫”和“疾病、疼痛、凄惨、悲痛”。从句法上看,作状语,当译为“在……的时候”。

例1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析]“信”与“忠”相对,名词,分释为“诚信”、“忠贞”。“疑”与“谤”相对,动词,分释为“怀疑”、“诽谤”。“见”与“被”互文,同义互训。两句均为被动句,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

例17.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析]“上”、“下”、“中”相对,可以释为“远古”、“近古”、“中古”。“称”、“道”、“述”相对,词义相同,是变文,可以释为“称颂、称道、称述”等。

例1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析]“文”与“辞”、“约”与“微”分别相对,“志”与“行”、“洁”与“廉”分别相对。“文”与“辞”、“志”与“行”为名词,“约”与“微”、“洁”与“廉”为形容词。可以译为:“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

例1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析]“称”与“举”相对,词义相近,分别释为“描述”和“列举”。

例2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析]“志”与“行”相对,名词,“洁”与“廉”相对,形容词。

例21.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析]“眷顾”与“系心”相对,动词,分释为“眷恋”、“惦记”。分别与“楚国”、“怀王”构成两组动宾短语。

例2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析]“君”与“俗”、“悟”与“改”分别相对,这是两个主谓短语作动词(“冀幸”)宾语的句子。

例23.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析]“求”与“举”、“忠”与“贤”分别相对。“为”与“佐”互文,词义互训。当译为“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

例24.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析]“亡国破家”与“圣君治国”相对,前者为并列短语,后者也当是并列短语,应译为“圣明的君王、清平的国家”。

例2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析]“内”与“外”相对,作状语,分释为“在内”、“在外”。“惑”与“欺”、“郑袖”与“张仪”分别相对,以“于”作标志词,构成两组被动句,可以译为:“被郑袖蛊惑,被张仪欺骗。”

例26.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析]“颜色”与“形容”相对,作主语。“憔悴”与“枯槁”相对,作谓语。译为:“脸色憔悴,身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例27.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析]“混浊”与“醉”相对,形容词,都作谓语。“随其流而扬其波”与“哺其糟而啜其醨”相对,这是两组并列短语的对仗,它们又分别由两组动宾短语组成。

例2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析]“沐”与“浴”相对,动词,词义相近,为“洗头”和“洗澡”。“弹冠”与“振衣”相对,这是两组动宾短语,结构一致,分别译为“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和“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例2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析]“身”与“物”、“察察”与“汶汶”分别相对。在句中,“之”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察察”和“汶汶”是定语,分别修饰中心语“身”和“物”,翻译的时候应将定语放到中心语前面来。可以译为:“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洁白的自身,接触到污秽的外物呢?”

例30.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析]“同”与“轻”相对,为意动用法,即“以……为同(轻)”。“死生”与“去就”相对,这是两组反义词,其中“去”是指被贬归野,“就”指在朝为官。可以译为:“把生和死等量齐观(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看得很轻)。”

综观以上示例,可以发现句间对仗也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是工对,少数是宽对(如例27)。

在阅读古文时,充分利用结构上的对仗特点来推断词义、解词释句,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试一试,何如?

上一页  [1] [2]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从“言”入手,让文闪光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