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正文
  1.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09

概要: 9、写出文中可作成语的词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默写课文原句: ⑴写湖上夜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⑵范仲淹认为“古仁人”跟“迁客骚人”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感受是不同的,“古仁人”是_____________。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练习】 ①庆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9、写出文中可作成语的词语(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默写课文原句:

   ⑴ 写湖上夜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⑵ 范仲淹认为“古仁人”跟“迁客骚人”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感受是不同的,“古仁人”是_____________。

   ⑶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练习】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第①段中的“今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朝人;第②段中的“骚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其含义源于_____________。文中的一通假字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

  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应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课外语段练习】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 日生隐耀,山岳潜行 潜:_____________。

   ⑵ 日出而林霏开 开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水落而石出者。

   A、黑质而白章。   B、云归而岩穴暝。

   C、学而不思则罔。  D、吾恂恂而起。

  3、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言文都是写景的名段,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心情:

    甲段写了__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乙段写了__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


【创新题】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小石潭记》解词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