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 正文
  1. 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875

概要:科学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严密的逻辑,保证了思维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从而无矛盾、无谬误。亚里士多德的巨大历史功勋就在于提出了作为正确思维基础的形式逻辑,而这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正是形式逻辑的最早范例,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即仿此而写,许多科学家都是仿此建立自己的科学学科的体系。没有科学思维,轻则走弯路,重则入误区,临深渊,遭毁灭。科学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实施的行为;显然,这就有可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方法是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办事,总得有方法,方法体现着知识,体现着思维,离开知识与思维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事业的成败最终体现在方法实施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迷之者挫,逆之者亡。这正是我国目前所急需的。不欺人,不骗己,不蔽上,不蒙下,不搞“数字化”游戏,不搞“水”货,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向人民负责。凡是精神都是人文的,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的,也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科学是个整体,从而科

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科学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严密的逻辑,保证了思维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从而无矛盾、无谬误。亚里士多德的巨大历史功勋就在于提出了作为正确思维基础的形式逻辑,而这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正是形式逻辑的最早范例,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即仿此而写,许多科学家都是仿此建立自己的科学学科的体系。没有科学思维,轻则走弯路,重则入误区,临深渊,遭毁灭。

  科学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实施的行为;显然,这就有可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方法是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办事,总得有方法,方法体现着知识,体现着思维,离开知识与思维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事业的成败最终体现在方法实施的过程中。

  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迷之者挫,逆之者亡。这正是我国目前所急需的。不欺人,不骗己,不蔽上,不蒙下,不搞“数字化”游戏,不搞“水”货,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向人民负责。凡是精神都是人文的,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的,也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

  科学是个整体,从而科学教育也是个整体。那种急功近利的观点与作法:重视所谓有用的科学知识与方法,而轻视所谓“无用”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漠视科学思想,无视科学精神,割裂乃至抛弃科学整体,则是十分片面的乃至是错误的。当然,人文也是个整体,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入文思维、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而决不能割裂,特别不能无视人文精神这一人文的精髓,即求善的精神。
 

四、必由之路:科学人文交融

  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始于人文教育阶段,中间经过二三百年来的科学教育阶段,今天正在走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阶段,这一发展是必然的,是同社会发展有关阶段相适应的。

  工业社会之所以为工业社会,正因为基于科学技术之上的工业及其手段,展示出人类惊天动地的创造力,创造出一个个的人间奇迹。但是,与此同时,人间也陶醉于所谓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奇迹”中,陶醉于乃至于迷信于科学技术的威力,违背了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辩证法,忘了人是“人”,忘了自然是整体,忘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必须和谐合一。

  老子讲得好:“不知常,妄作,凶。”早如哲人所告诫,自然正在报复人间,人类正在异已。严峻现实迫人深思,在科技如此发展的今天,加之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国力竟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引导世界潮流的大学,必须把高等教育在高一个层次上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只能是“育人”,决不是“制器”,决不是一切形式的只重视教做事的急功近利。这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即教育思想问题。教育对象是“人”,教育的首先任务是“育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教育思想就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水火不能相容,相容必须有共同的基础。科学与人文之所以能交融,就是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基础,两者同源。此即:第一,人只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大脑,大脑的各部分相互依赖;第二,大脑的活动不可离开人的实践而存在;第三,人的实践是在客观实际中的实践,这个实践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所以,任何一个卓越的成功者,都必须在严肃、认真、高度负责任的实践中,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寻求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客观实际的规律,概莫能外。王夫之讲得对:“躬行为启化之源。”尽管科学是个知识体系,其特点是一元的、逻辑的、实证的;而人文不仅是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然而,它们都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实践是源头。它们同源,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大脑的各部分不可割裂开,科学与人文也不可割裂开;合则两利,裂则两弊。可以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内涵与精神。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至少有利于形成:

  第一,正确的追求目标,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求真是负责,应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求善是负责,应有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求真务善的交融,就是负责的数学上的“交集”,是全面的真正的负责。因为,离开求善的求真,不一定有善的结果,甚至违背人性,损害社会;因此,科学一定要人文为其导向。同样,离开求真的求善,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不一定有善的结果,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此,人文一定要科学为其奠基。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这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有了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就会有美好的正确的追求,从而就会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由于有了这么强劲的动力,就会有巨大的激情,就会升华精神世界,如痴如迷,进而在此升华了的精神境界中,进发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这两点的结合,就可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明天之所以比今天美,就是因为比今天新。求真、务善、完美、创新,是人性与灵性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