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875次
概要:一、时代呼唤:科学人文交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已精辟地概括出时代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科技成果的应用越来越难控制,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后果的预测就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成果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可高达每秒万亿次以上,计算机应用的触角几乎深入到各领域;网络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生物技术不仅可以严重影响生物界的发展,乃至可以改变人的本身;作战武器极精确极强大,乃至可以毁灭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网上黑客、黄祸、病毒之所以横行,恐怖分子之所以恐怖,说明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科技及其成果而又丧失人性,这个世界将何以堪!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由发现或发明到应用所需的时间,从蒸汽机的百年以上、电动机的65年到集成电路的2年、激光器的1年。新的高科技领域与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在信息、生物、材料、制造等领域更是如此。一个
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一、时代呼唤:科学人文交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已精辟地概括出时代特点。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科技成果的应用越来越难控制,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后果的预测就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成果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可高达每秒万亿次以上,计算机应用的触角几乎深入到各领域;网络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生物技术不仅可以严重影响生物界的发展,乃至可以改变人的本身;作战武器极精确极强大,乃至可以毁灭一个地区,甚至世界。网上黑客、黄祸、病毒之所以横行,恐怖分子之所以恐怖,说明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科技及其成果而又丧失人性,这个世界将何以堪!
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由发现或发明到应用所需的时间,从蒸汽机的百年以上、电动机的65年到集成电路的2年、激光器的1年。新的高科技领域与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在信息、生物、材料、制造等领域更是如此。
一个国家没有足够数量的具有非凡灵性的高级人才,将怎样适应这一速度?
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老领域的深入发展,新领域的创造性开拓,几乎都是横跨多个学科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新的现象、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没有艰苦卓绝的理念,没有洞察本质的灵性,又怎么能适应科技如此纵深广泛的发展?
科学研究的方向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越来越难控制。事情均是“一分为二”,“智慧出,有大伪”,一个研究及其成果可以带来福地可以带来祸。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例如基因工程,更是如此!塞翁得马,安知非祸?高级人才如果没有非凡的灵性,又没有高尚的人性,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正因为如此,对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的预测,毫无疑问,就越来越重要。《中庸》讲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论语》同样讲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一个高级人才,不能不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不能不力求具有卓越的远见能力。何况,加上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从而促使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科技应如何发展,发展结果将是如何,不能不令人忧虑深思。
正是怀着这一心情,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于1999年写出了他的名著《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2000年此著译成中文,他专门为中文版写了序。同年5月他专程到中国,出席中文版的发行式。他清楚看到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更特别是生物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周围的世界,改变着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乃至改变着人的本身。他忧虑着未来:是福?是祸?正因为如此,他在“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他接着在序中呼唤:“能对科技作最有成效的思索的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他在北京5月23日答记者问中提出:对任何教育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素质。他呼唤人性,在“中文版序”与答记者问中,他强调指出,中国在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中遗产丰富,“天人合一”的思想启示了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
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乎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人文,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溶入人类社会,尊重人类尊严,才能合乎人的基本规格。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
二、人文文化,确立为人之本
在今天,在人才培养中,特别急需人文教育,对高级人才,对这一直接关系到国家重要领域与岗位的专门人才,更是如此。
读一读《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13日的头版头条报导《改进德育工作,夯实做人基础》,是采访“两会”代表的报导。这个报导写道:“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个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等等。……,其实,我们很多教育家很早就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教育在解决一个人做事方面起的作用比较大,重视做事的专业能力的培养,看重学生通过考试、竞赛获得的这个‘牌’,那个‘牌’。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下一代基本的道德规范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